题目内容
【题目】生理学家将人体的肝脏形容为一个巨大的生化工厂,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这里完成。图A为肝脏组织示意图,图B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刚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升高,测量A图中a和b血糖浓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B图中淋巴回流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____________,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______________层生物膜。若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主要通过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 合成了肝糖原
(2)变大
(3)5 碳酸氢钠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1)刚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升高,后面糖会被细胞利用,合成糖原贮存起来,因此刚进入血液中的a处血糖浓度更高。(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吸水造成水肿。(3)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肺泡壁(单层细胞、2层生物膜)、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2层生物膜)、红细胞膜共5层生物膜。乳酸进入血液后,主要通过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题目】泡菜是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后具有致癌作用。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探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出现的时期。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1、2、3三只容积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蔬菜;②再在坛中加满经煮沸后冷却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④封坛,并置于15~20 ℃环境中;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6天。所得数据如下表所列:
亚硝酸盐含量(mg/kg) | 封坛前 | 第4天 | 第8天 | 第12天 | 第16天 |
1号坛 | 0.15 | 0.6 | 0.2 | 0.1 | 0.1 |
2号坛 | 0.15 | 0.2 | 0.1 | 0.05 | 0.05 |
3号坛 | 0.15 | 0.7 | 0.6 | 0.2 | 0.2 |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同时取同样处理的3只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举出一种即可)。
(3)试在下图中以坐标曲线表示上述实验结果,并根据曲线得出合理结论。
___________
根据曲线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