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选项 | 方法与结果 | 结论或观点 |
A | 将载有水绵和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
B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统计每一时期细胞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 | 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
C |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 构建出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的生物膜模型 |
D | 用高浓度组的α-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 | 可以确定α-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2)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具有流动性.
(3)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被,具有识别功能.
2、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解答 解:A、将载有水绵和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这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A错误;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统计每一时期细胞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这样可以计算出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能对各时期的长短进行比较,B正确;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构建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的生物膜模型,C错误;
D、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用高浓度组的α-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通过观察生根情况不能确定α-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结论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A. | 高茎×高茎→高茎 | B. | 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 ||
C. | 矮茎×矮茎→矮茎 | D. | 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
A. |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和通透性均大于细胞壁 | |
B. |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
C. | 用盐酸处理表皮细胞,更容易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 |
D. | 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对装片进行三次观察并记录结果 |
A. | 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 |
B. | 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 |
C. | 抑制HBV-定能抑制HDV | |
D. | 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