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________,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黑暗条件下,物质b生成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光照适宜条件下,给该植物提供适量的H218O,一段时间后在生成的糖类中检测到放射性,则18O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已知dc分别表示不同气体进出细胞的过程,若外界的光照强度恰好是该植物的光补偿点(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此时植株的叶肉细胞只存在________(填cdc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或NADPH或还原氢) 减少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H218OC18O2C6H1218O6[(CH218O)] cd 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此时叶肉细胞有cO2)的释放和dCO2)的吸收

【解析】

识图分析可知,图中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水光解的产物为[H]和氧气,则图中a[H],光反应产生的[H]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反应生成有机物。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有机物糖类可以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参与有氧呼吸过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生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图中b为丙酮酸;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与[H]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产生的[H]ATP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物质a[H]。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H]ATP不再生成,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减慢,但二氧化碳固定正常进行,所以C5相对含量减少。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质b为丙酮酸,黑暗条件下,物质b丙酮酸可在细胞质基质中通过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也可在线粒体基质中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

2)在光照适宜条件下,H218O首先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18O2C18O2通过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反应,生成含有18O的糖类,即过程为:H218O C18O2 C6H1218O6[(CH218O)]

3)若外界的光照强度恰好是该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由于植株中部分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应大于其呼吸速率,此时叶肉细胞有氧气的释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存在图中的c氧气的释放和d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Ⅰ.为研究肝癌致病机理,利用下图所示方法和基因工程获取相关癌基因以进一步研究。

1)上图中,A过程需要用__________酶,D过程需要回收__________(未杂交/杂交分子)的含32PcDNA单链,继而通过人工合成,获得__________,并用其构建基因文库。

Ⅱ.某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抵抗干旱、低温和高盐等逆境的调控机制,感受并响应各种外界刺激。转录因子OrERF是一类蛋白质,在植物抵抗逆境时发挥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对水稻OrERF基因进行系列研究。

2)科研人员欲将水稻OrER基因导入拟南芥体内,获得抗逆性强的植株,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

①可利用__________技术获得并扩增此基因。如果开始的OrERF基因只有一个,第n次循环需要引物__________对。

OrERF基因需插入Ti质粒的T-DNA片段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图中d阶段需要应用__________技术,为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其培养基中除加入必须的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琼脂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检测某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OrERF基因在高盐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右图。实验结果表明,高盐处理后___________小时OrERF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

4)植物感受外界干旱、高盐、低温等信号,通过一系列信息传递合成转录因子。转录因子OrERF对下游基因调节过程如图,其通过__________,启动转录的过程。最后通过基因产物的作用对外界信号在生理生化等方面作出适合的调节反应。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