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图表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和相对湿度
- B.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种群呈指数增长
- C.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昆虫所需的最适相对湿度也增大
- D.相对湿度为85%时,30℃比32.5℃更适合昆虫种群的生存
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和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昆虫所需的最适相对湿度也增大,相对湿度为85%时,30℃比32.5℃更适合昆虫种群的生存,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种群数量最大,所以B选项错误。
夏威夷地区曾经引进一种叫做马缨丹的观赏植物,同时引进以其浆果为食并传播种子的鹦鸪鸟。鹦鸪鸟还以当地牧草和农田黏虫为食,给农牧业带来了大丰收。而马缨丹顽强地同当地的植物争夺生存资源,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于是,人们又从外地引进了几种爱吃马鹦丹的昆虫,不久这些昆虫就消除了马缨丹所带来的危机。马缨丹的衰落使鹦鸪鸟的数量大减,进而使黏虫又一次对农田和牧场构成了威胁。
请根据以上述事实分析:
(1)在引进马缨丹和鹦鸪鸟这两个物种以前,夏威夷岛上各种生物之间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2)根据下图某段时间内夏威夷地区马缨丹、黏虫的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在甲、乙图中绘出相应的夏威夷当地牧草、鹦鸪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个体数相对值)。
年份 种名 | 1 | 2 | 3 | 4 | 5 |
马缨丹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曼陀罗 | 3.0 | 2.1 | 1.1 | 0.3 | 0.1 |
龙葵 | 3.0 | 2.0 | 0.4 | 0 | 0 |
苜蓿 | 3.2 | 2.8 | 1.7 | 1.3 | 0.6 |
(3)下图示一片闲散地,对此地马缨丹等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计数部分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4)马缨丹是夏威夷的外来种,它能在夏威夷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缨丹是该地区重要的过敏原的花粉可引起很多人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医学上认为,过敏反应是 所发生的反应。
(6)依据所学的生态学知识,若向某地区引进一新的物种,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下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____。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 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________小时。
(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每次捕获数(Y) | 72 | 63 | 44 | 32 | 23 | 17 | 16 | 15 |
捕获积累数(X) | 72 | 135 | 179 | 211 | 234 | 251 | 267 | 282 |
①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____只/平方米。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