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Ⅲ -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C. Ⅱ-5与Ⅱ -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 Ⅱ -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答案】D
【解析】
根据Ⅱ-5和Ⅱ-6正常,生出患病的Ⅲ-11,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并且该病有明显的男性遗传的特点,但此家系中因为男性并未全部患病,所以不是伴Y遗传。
A、根据Ⅱ-5和Ⅱ-6正常,生出患病的Ⅲ-11,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该病不可能为显性遗传病,错误;
B、Ⅲ -9与正常女性结婚,无论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男性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只能遗传给女儿,所以应该建议生男孩,错误;
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因为Ⅱ-11患病可得,二者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生男孩的概率为1/2,生患病后代的概率为1/4,所以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Ⅱ-5携带致病基因,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错误。
D、单基因遗传病包括有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伴X显性(隐性)遗传和伴Y遗传。此家系中因为男性并未全部患病,所以不是伴Y遗传。根据Ⅱ-5、Ⅱ-6和Ⅲ-11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但不能判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隐性遗传。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父母皆携带隐性致病基因,且均遗传给下一代时后代才可能患病;若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儿子患病一定是遗传母亲携带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所以无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隐性遗传,Ⅱ-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正确。
【题目】某科研单位以土壤盆栽青花菜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锌(Zn)对干旱下青花菜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和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 | 锌浓度(mg/L) | 土壤含水量(%) |
CK1 | 0 | 80-85 |
T11 | 0 | 50-60 |
T12 | 0 | 40-50 |
CK2 | 10 | 80-85 |
T21 | 10 | 50-60 |
T22 | 10 | 40-50 |
注:CK为对照组,T为实验组 |
(1)土壤中的Zn2+进入幼苗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2)通过测量幼苗对CO2的吸收量来测定净光合速率时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测定吸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Zn是叶绿素前体物质的组成成分,也是构成碳酸酐酶,(具有提高叶肉细胞中CO2含量的功能)的成分。由图可知,施用锌肥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部分补偿干旱胁迫对青花菜生长的影响,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青花菜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填“干旱条件”或“施Zn”)。
【题目】家蚕是二倍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雄蚕茧丝纤度细,经济性状好,制备的生丝质量高于雌蚕 。研究发现,蚕茧中的荧光色素为脂溶性。
(1)不同品种的蚕茧在紫外线照射下,表现出白色、黄色、蓝色、紫色等多种茧色,这些不同的茧色之间互为_____________性状。
(2)科研人员经过多代的筛选,得到了一种稳定的家蚕品系甲。在紫外线照射下,甲品系的家蚕的雌茧为淡黄色、雄茧为黄色。研究者取甲品系雌、雄蚕茧的茧层各3g,剪碎后加入_______提取蚕茧中的色素,分离并检测荧光色素的__________。实验结果如下:
性别 | 黄色素的比例(%) | 种类 |
雌茧 | 33.3 | 青、黄、紫 |
雄茧 | 66.7 | 青、黄、紫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甲品系茧荧光色的基因A最可能位于 _________(Z/W/常)染色体上,A基因的数目与茧色有关,有1个A基因时表现型是_____,有_______个A基因时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甲品系雌雄个体互交的结果支持上述推测。
(3)品系乙的雌、雄茧均为淡蓝荧光色(由B基因控制)。研究者用甲品系为父本、乙品系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B相对b是完全显性),结果如图所示。
①若甲品系和乙品系控制茧荧光色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则F1的预期实验结果应为:_______,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结果_________ (相符/不符)。
②后续研究发现,乙品系的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中淡蓝色茧和淡黄色茧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结合上述研究解释F1表现型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