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哪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 。
(4)F2中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____________ 。
(6)写出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毛颖 抗锈 AArr aaRR aaRr AR、Ar、aR、ar 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1/8 3/8 1/2 RR:Rr=1:2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准确判断显隐性;其次能利用逐对分析法,根据后代分离比,尤其是“3∶1”、“1∶1”,推断出丁的基因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说明毛颖相对于光颖是显性性状,抗锈相对于感锈是显性性状,则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为aaRR,丙的基因型为AaRr。据此答题。
(1)分析题意可知,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毛颖、抗锈。
(2)由于亲本为纯种,因此亲本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是aaRR;单独分析抗锈和感锈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抗锈∶感锈=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单独分析毛颖和光颖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毛颖∶光颖=1∶1,属于测交类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综合以上可知丁的基因型是aaRr(F1基因型为AaRr)。
(3)F1(丙)的基因型为AaRr,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AR、Ar、aR、ar;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4)由前面分析可知,F1(丙)的基因型为AaRr,丁的基因型是aaRr,因此F2中基因型为aaRR个体所占的比例=1/2×1/4=1/8;光颖抗锈植株(aaR_)所占的比例=1/2×3/4=3/8。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甲相同(A_rr)的比例占1/2×1/4=1/8,表现型与乙相同(aaR_)的比例占1/2×3/4=3/8,因此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1-(1/8+3/8) =1/2。
(6)单独分析抗锈和感锈这一对相对性状,F1(丙)的基因型为Rr,丁的基因型是Rr,所以F2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RR∶R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