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答案】B
【解析】解:A、由图中曲线可知,甲为次生演替,如火灾过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A正确; B、乙为初生演替,如光裸岩石上进行的演替,则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快、历时短,B错误;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丰富度虽然相同,但是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因为在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物种,C正确;
D、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D正确.
故选:B.
据图分析,甲表示次生演替,乙表示初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题目】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1)图1中步骤①称为消毒法.中学实验室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应提供等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图2中的哪种工具进行涂布? . 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
(3)某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菌落分布如图3所示,推测该同学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4)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如表),适于计数的平板菌落数一般需要在之间,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每毫升中细菌数大约是个.
牛奶稀释倍数 | 10﹣2 | 10﹣3 | 10﹣4 |
平板1菌落数 | 87 | 10 | 1 |
平板2菌落数 | 83 | 12 | 1 |
平板3菌落数 | 85 | 10 | 0 |
【题目】农科院研究员在指导农民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试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试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施肥情况 | 尿素 | 磷酸二氢钾 | 磷酸二氢铵 | 硫酸铵 | 不施肥 |
小麦收获量 | 55.56 | 65.26 | 56.88 | 55.44 | 55.11 |
A. K B. N C. P D. S
【题目】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Pg | Pn | R | |
X | 870.7 | 369.4 | 501.3 |
Y | 211.5 | 20.1 | 191.4 |
Z | 141.0 | 61.9 | 79.1 |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 .
(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 ①过程表示的是 .
(3)表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
(4)图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