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答案】C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在活细胞才有生命特征,所以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A正确;曲线a~b段,噬菌斑没有增加,说明细菌体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B正确;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斑数量增长了10倍,但并不表示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因为噬菌体数量是呈指数倍数增长的,C错误;d~e段噬菌斑数量不再增加,原因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噬菌体失去寄生场所,D正确。
分组 | 结果 | 结果分析 | |
对比实验(相互对照) | 含32P噬菌体+细菌 |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 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 |
含35S噬菌体+细菌 | 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 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