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人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 右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期。

(3)“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_______                 __。(填序号)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4)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

(5) “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2)囊胚 (3)①②③ (4)胚胎分割移植   相同 (5)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     后者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6)破坏了人类正常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解析:

(1)试管婴儿技术实际是体外受精,即经过精卵结合,所以是有性生殖。

   (2)此时期的特点是含有一个腔,即囊胚腔,所以称为囊胚期,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

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  

   (3)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为:

  卵细胞

                体外受精             体外培养           胚胎移植          生产

                             受精卵          早期胚胎            母体子宫        婴儿

  精子

   (4)要提高胚胎利用率进行胚胎分割,如将一个受精卵的早期胚胎一分为二,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发育,可形成两个婴儿,即同卵双胞胎,性别完全相同。

   (5)考查了普通试管婴儿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

   (6)有些人认为那些配型不合适的胚胎被丢弃或杀死及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等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人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A)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期。
(4)在该图下一时期,b细胞最可能成为___________胚层的一部分。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
(7)“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