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当刺激时,会产生神经冲动。图示 为某部位受刺激前后,电位差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离体神经纤维上 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离体神经纤维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含量 |
NaCl | 6.5 |
KCI | 0.14 |
CaC1 2 | 0.12 |
NaHCO3 | 0.2 |
NaH2PO4 | 0.01 |
葡萄糖 | 2.0 |
请回答: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要想得到上面的电位变化图,其两电极的插入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A.两电极同时插膜外 B.两电极一极插膜外一极插膜内
(3)图中 a 线段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电位;b 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时离子的流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 上,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 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上图中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标号);直接 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 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 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HCO3和NaH2PO4 B 静息 0 Na+内流 ②、④ 左肌肉、右肌肉 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1)任氏液中NaHCO3、NaH2PO4可以维持酸碱平衡。
(2)静息电位时膜内外有电位差,两电极的插入方法应该是一极插膜外一极插膜内。
(3)图中a段为静息电位;b点恰好是零电位,膜两侧电位差为0,此时是动作电位形成,故离子流动情况为Na+内流。
(4)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兴奋在这两处进行的应属于兴奋的传递;①、③指的是神经纤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的是兴奋的传导;“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说明肌肉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一定的刺激,均会产生兴奋,且膜内外电位变化相同;故刺激③处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电位变化可以使左、右两侧的肌肉产生电位差,进而引起肌肉收缩。
(5)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一经发挥作用就会被分解、灭活,如果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则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会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突触前膜不能释放乙酰胆碱,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也不能发挥作用,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
【题目】有研究者拟从中药渣肥堆的样本中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以期为纤维素酶制剂研制提供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药渣肥堆中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______。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由______组成。
(2)以下是分离分解纤维素菌的流程示意图:
从物理性质上看,A、B培养基分别为______和______培养基;它们的功能分别是______和______;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
(3)若将纤维素分解菌内的酶提取出来,进行固定,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原因是______。
(4)筛选获得纤维素酶高活性菌株3株,分别命名为Z-1、Z-2和Z-3.在相同培养基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得3种菌株的菌落直径与刚果红透明圈直径结果如表。
菌株编码 | 菌落直径(d)cm | 刚果红透明圈直径(D)cm | D/d |
Z-1 | 3.43 | 5.43 | 1.58 |
Z-2 | 1.83 | 4.86 | 2.66 |
Z-3 | 2.15 | 4.88 | 2.27 |
由表中可知,______菌株纤维素酶的活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