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图甲是针刺刺激引发的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图乙是突触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的反射弧中③属于传出神经,图中①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若③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①处无(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这是由结构②(填“①”“②”或“③”)决定的.
(2)图乙中,从细胞的结构分析,b是神经元的轴突膜,c所处的液体是组织液,c和d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3)针刺刺激会引起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导致心跳加快,该反射过程中传出神经末梢和肾上腺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4)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针刺手指进行采血时,没有发生缩手反射,说明缩手反射要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
分析 分析图甲:①是传入神经,②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分析图乙:a是突触小泡,b是突触前膜,c是神经递质,d是受体,e是突触后膜.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答 解:(1)图甲所示的反射弧中③属于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兴奋时,Na+内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若刺激传出神经,则在①处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这是由突触结构决定的.
(2)图乙中,从细胞的结构分析,b是神经元的轴突膜,c所处的液体是组织液,c和d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3)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4)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故答案为:
(1)传出神经 内正外负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②
(2)轴突 组织液 特异性
(3)效应器
(4)大脑皮层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 | |
B. | 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 |
C. | 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 | |
D. | 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
9.完成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后,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哈赤基斯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记为抗-S),提取出它的DNA,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下列关于哈赤基斯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 | |
B. | 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 |
C. | 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 | |
D. | 非抗-R型菌转化为抗-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16.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
B. |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 |
C. |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 |
D. |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
1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 |
B. | 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点 | |
C. | 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 |
D. | 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