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如表中表示的活性物质与其作用的细胞及其作用的结果均不相符的是( )组别 | 活性物质 | 相应细胞 | 结果 |
A | 甲状腺激素 | 几乎所有的体细胞 | 物质分解代谢增强 |
B | 胰高血糖素 | 肌肉细胞、肝脏细胞 | 细胞内糖原水解 |
C | 抗原分子 | B细胞或记忆细胞 | 细胞坏死 |
D | 神经递质 | 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 K+内流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类物质物质途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解答 解:A、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全身几乎所有的体细胞,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正确.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脏细胞内肝糖原分解,而肌糖原不能分解;B错误.
C、抗原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不是细胞坏死,C错误.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导致Na+内流或者阴离子内流,D错误.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体液免疫和神经递质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如图甲为物质X的溶液在某细胞内外随时间的浓度变化情况,图乙为一定时间内所观察到的该细胞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吸收物质X的速率与载体蛋白有关 | |
B. | 该细胞在A点之后不会出现图乙所示状态 | |
C. | 该细胞的细胞壁不影响物质X跨膜进入细胞 | |
D. | 该细胞处于图乙所示的状态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 | |
B. | 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 |
C. | 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 | |
D. | 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
1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 |
B. | 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 |
C. | 大脑皮层H区受损的患者听不到别人谈话 | |
D. |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 |
9.完成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后,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哈赤基斯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记为抗-S),提取出它的DNA,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下列关于哈赤基斯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 | |
B. | 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 |
C. | 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 | |
D. | 非抗-R型菌转化为抗-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