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的严重缺乏一直是困扰需要器官移植患者的问题。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葛坚领导的研究小组培育出了猴鼠嵌合体———“猴鼠”,期待成果可用于人体角膜等器官的移植。根据科研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而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所以还要加入________。
(2)囊胚已出现细胞分化,应将猴子的皮肤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囊胚的________部位,才能伴随其发育成某种组织。
(3)实验中③和④要同时注射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而将囊胚移入代孕母鼠体内属于________技术,此技术对代孕受体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畜牧生产中采用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若想进一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
【答案】 抗生素 血清(或血浆) 内细胞团 同期发情处理 胚胎移植 同种、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 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胚胎分割
【解析】(1)图中①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在该过程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而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所以还要加入血清(或血浆)。(2)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各种组织、器官。(3)实验中③和④要同时注射激素的目的是让两个个体生理状态相同。(4)在畜牧生产中采用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若想进一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
【题目】请根据下列图表,回答有关种群和生态方面的问题。
实验组 | A | B | C | D |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 4.0 | 4.0 | 0.8 | 0.8 |
培养液体积/mL | 200 | 800 | 200 | 800 |
甲
(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表甲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 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乙。已知图乙中曲线①、③分别是甲中B、D组的结果。B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欲提取部分样液进行计数,取样前,须_______________。计数时用__________的方法,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图丙,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为______________个/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