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K+会外流
B.甘氨酸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马钱子碱是Cl-通道的拮抗物,过量注射马钱子碱可能使动物兴奋过度而死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突触间神经兴奋的传递,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A、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膜内K+外流,A正确;
B、甘氨酸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B正确;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不会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C错误;
D、马钱子碱是Cl-通道的拮抗物,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导致甘氨酸不能抑制神经兴奋,所以下一神经会持续兴奋,过量注射马钱子碱可能使动物兴奋过度而死,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神经递质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图甲表示某细菌的质粒中相关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图乙表示目的基因所在的DNA中相关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SmaⅠ限制酶处理图甲所示的质粒会得到2个DNA片段,用AluⅠ处理图乙所示的外源DNA会增加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在酶切后产生的片段发生自身环化或任意连接,以及便于筛选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应选用PstⅠ和HindⅢ酶(填限制酶名称)同时酶切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再用DNA连接酶处理.如果是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设计引物是关键,但在扩增时退火温度一般为55~60℃,对于(A+T)%>50%,一般用55℃;(A+T)%≤50%时一般用60℃,原因是G与C(之间是三个氢键)比例越高越稳定.
(3)为了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实验人员首先将经转化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然后用影印法将该培养基上的菌落按原来的方向印在含氯霉素(抗生素)培养基上,以筛选获得含重组质粒的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而在含氯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繁殖的是导入了重组质粒(或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

(4)经检测:在上述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正常转录形成了mRNA,但其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却并不具有生物活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大肠杆菌细胞内缺乏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或大肠杆菌缺乏生物膜系统),不能对多肽链进行折叠、组装与修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