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河西走廊处某河流干涸后,群落历经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下表。如图表示该地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回答下列问题:
分类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艾蒿(株/100平方米) | 5 | 10 | 6 | 3 | 1 | 1 |
白杨(株/100平方米) | 0 | 1 | 2 | 4 | 8 | 8 |
鼠(只/100平方米) | 0 | 1 | 2 | 4 | 8 | 16 |
(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___________,从第 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
(2)草本、灌木、白杨林等植物垂直结构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该群落演替到顶级阶段时生活着很多动物种群,其中有蛇、蛙、鼠、食草昆虫等,其中蛇的食物来源有蛙和鼠,蛙捕食食草昆虫,食草昆虫和鼠吃草。现将蛇的食物比例由2/3的鼠,1/3的蛙调整为1/3的鼠,2/3的蛙,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食物比例后该地的蛇的承载力是原来的___________倍。
【答案】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0.57
【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或者有植被但原来的土壤条件被彻底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有时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它的繁殖体,从这样的地方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基本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使得动物也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1)由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可知: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其在对阳光的竞争中占劣势;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在变换食物比例的前后,蛇获得的能量发生了改变,但第一营养级草的能量并未发生改变,假设变化比例以前蛇获得的能量为A,则需要的草固定的能量为A×1/3÷(10%)3+A×2/3÷(10%)2,变化比例以后假设蛇获得的能量为B,则草固定的能量为B×2/3÷(10%)3+B×1/3÷(10%)2,两种情况下草的固定量相等,因此可以计算出B/A=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