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B.二倍体动物细胞通常为有限细胞系,不能连续分裂
C.连续细胞系都是发生了癌变的无性细胞系,无接触性细胞移植现象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细胞株:原代培养细胞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能存活传到40~50代,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传到50左右不能再继续传代,部分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变细胞的特点,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的传代下去,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系.

解答 解:A、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含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A正确;
B、二倍体动物细胞通常为有限细胞株,不能连续分裂,B错误;
C、动物细胞培养中,少数细胞能存活传到40~50代,传到50左右不能再继续传代,部分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变细胞的特点,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的传代下去,并且没有接触性抑制,C正确;
D、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即是细胞增殖,可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用于检测有毒物质等,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具体过程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问题.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
如图1A-F表示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图Ⅰ和Ⅱ分别表示两段DNA序列.表格中1-4分别表示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酶的种类1234
酶切位点    
(1)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ABCE.
(2)若要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突变菌株甲,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必须加入草甘膦.
(3)假设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均如图I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2进行酶切;若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分别如图I和II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2和3 进行酶切.
(4)假设大肠杆菌突变菌株甲中EPSPS基因的右侧序列如图Ⅱ所示,请在图2方框内画出经酶切后产生的两个末端的碱基序列.

(5)假设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没有表达,或表达的酶没有活性.
如图3的甲是某目的基因(4.0kb,1kb=1000对碱基)与大肠杆菌pUC18质粒(2.7kb)重组的示意图.图中Ap′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lacZ是显色基因,其上的EcoRI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右侧,其控制合成的物质能使菌落呈现蓝色.(图3的乙中深色圆点即为蓝色菌落)

(6)图乙的培养基中含有氨苄青霉素,请判断图乙中所出现的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中,何种会含有重组质粒.白色.
(7)现用EcoRI酶切质粒,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若出现长度为3.0和3.7kb和1.0和5.7kb的片段,则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I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20.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I、BamHI、MboI、SmaI 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

(1)若用限制酶SmaI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其产物长度分别为537、790、661.
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隐形纯合子中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I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4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2)为了提高试验成功率,需要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该方法也是检测遗传多样性的最简单方法.
(3)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BamHⅠ.
(4)在选出的大肠杆菌内基因D能成功表达的原因是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其表达产物是一条多肽链,如考虑终止密码,则其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41.
(5)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含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将大肠杆菌在含抗生素B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3的菌落. 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另一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4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3对照无菌落的位置).请在图3中圈出一个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菌落.
20.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的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生产的酱油和传统酿造相比,酱香不足,风味较差.固定化产酯酵母可以利用酱油中的部分糖产生酒精和乙酸乙酯等呈味物质,提高了低盐固态工艺酱油的品质.下面是科研人员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步骤:
①将冰箱中4℃保存的菌种接种在麦芽汁培养基中,30℃恒温培养3d.
②称取一定量的海藻酸钠加入水中,加热溶化,配成3%的海藻酸钠溶液.
③将熔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加入产酯酵母,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④用10ml的针筒吸取混合液与4%的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将凝胶珠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3次,备用.
⑤配制不同葡萄糖添加量的酱油,分别加入等量的固定化产酯酵母,在适宜条件下发酵一段时间后,测定酱油中酒精和乙酸乙酯的含量.
实验结果:
测定物质
mg/100ml
葡萄糖添加量/%
01234
酒精485129115631150836
乙酸乙酯13.317.320.918.4215.9
请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使酵母菌活化和增殖.步骤②中加热的方法是小火加热(或间断加热)
(2)步骤③中需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冷却至常温,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凝胶珠从氯化钙溶液中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掉凝胶珠表面的氯化钙溶液,防止凝胶珠硬度过大,影响通透性.
(3)该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能促进酒精和乙酸乙酯的生成(或酱油中2%的葡萄糖添加量最有利于酒精和 乙酸乙酯的生成).
(4)在传统酱油生产过程中,需向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食盐.若添加量过低,会造成杂菌
污染;若添加量过高,会抑制酱油生产所需微生物的代谢(或影响酱油口味).
(5)若要探究固定化产酯酵母和游离产酯酵母产生酒精和乙酸乙酯能力的差异,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在酱油中分别加入数量相等的固定化产酯酵母和游离产酯酵母,其他条件保持适宜且相同.一段时间测定酱油中酒精和乙酸乙酯的含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