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蚯蚓体表分泌液中含有的多种抗菌肽类对土壤微生物是否具有抑制作用,进行了相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牛肉膏、蛋白胨、NaCl、水和___________制作固体培养基,并用___________法灭菌后,倒平板,获得固体培养基。
(2)获得土壤沥出液后,利用___________法将沥出液均匀地接种在培养基上。
(3)利用平板打孔法将蚯蚓体表分泌液注入平板上分散的孔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土壤沥出液接种到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含有蚯蚓体表分泌液的培养基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结果发现绝大部分菌落周围出现不变红的透明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使用___________法分离分泌液中不同分子量的抗菌肽类,最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___的肽类。
【答案】琼脂 高压蒸汽灭菌 稀释涂布平板 平板上注入了蚯蚓体表分泌液的孔周围没有菌落 蚯蚓体表分泌液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蚯蚓体表分泌液对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无抑制作用 凝胶色谱 分子量大
【解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 凝胶色谱法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3.要验证蚯蚓体表分泌液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说明蚯蚓体表分泌液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是实验的结论,对于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且解答时应紧扣实验目的及题干要求,控制好无关变量。
(1)制作固体培养基时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培养基需要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微生物的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对于液体菌种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故土壤浸出液需要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3)根据题意可知,如果平板上注入了蚯蚓体表分泌液的孔周围没有菌落,说明蚯蚓体表分泌液中含有多种抗菌肽类对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4)由于蚯蚓常以土壤中秸秆为食,依靠纤维素分解菌帮助分解纤维素,故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大部分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也证明蚯蚓体表分泌液对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无抑制作用。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分离蛋白质采用凝胶色谱法,因此分泌液中不同分子量的抗菌肽类需要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该方法中最先分离出来的是分子量大的肽类,最后分离出的是分子量小的肽类。
【题目】科研人员在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双杂交瘤细胞,能够产生双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可以同时结合两种抗原。
(1)科研人员将抗原α、β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引起机体的__________免疫,__________分泌相应抗体。
(2)科研人员获得上述小鼠的脾脏细胞,制备两种杂交瘤细胞。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结构、与抗原结合的情况如图1所示。
①制备杂交瘤细胞时,需将上述小鼠的脾脏组织,用__________处理获得单细胞后,再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将两种杂交瘤细胞用__________试剂处理促进其融合,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天然成分)培养。如果两种细胞成功融合,则会同时表达出抗体的重链A、B和轻链a、b,这种细胞称作双杂交瘤细胞。
②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均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条重链依赖于A1或B1进行组装(A1与B1相同),重链与轻链的组装依赖于恒定区A2、a或B2、b(a与b相同)。因此,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种类较多,其中有一种抗体能同时与抗原α、β结合称为双特异性抗体,如图2。请将A1、A2、B1、B2、a、b、α、β等字符填入下面的表格中__________。
1 | 2 | 3 | 4 | 5 | 6 |
A2 | α |
③为使双杂交瘤细胞只产生图2所示双特异性抗体,降低纯化分离成本,科研人员对重链、轻链的结构进行改造。改造思路是在A、B、a、b的恒定区通过改变__________,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实现“榫卯”式互补组装的唯一性,这种改造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__________工程。
(3)结合双特异性抗体特点,请分析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