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
B. 实验说明活 R 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C. 该实验结论为“DNA 是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D. 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 S 型活细菌
【答案】C
【解析】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细菌有毒性,能使小鼠死亡,而R型细菌没有毒性,不能使小鼠死亡。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接下来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各组相互对照时,每组均既是实验组又是对照组,每个实验组除要探究的因素各不相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最终结论必须由几组实验结果对比得出,A正确;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实验说明活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B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菌,但并没有证明DNA是转化因子,C错误;格里菲思的实验关键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即在第4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D正确。
故选C。
【题目】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分别标记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然后放养于不同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表,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回答问题:
数据 类型 项目 | 工业污染区 | 非工业区 | ||
深色蛾 | 浅色蛾 | 深色蛾 | 浅色蛾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_________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______________,而选择是______的。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4)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