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
A. | 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 B. | 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 ||
C. | ②代表染色体 | D. | ③代表染色单体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雌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为减数分裂.
图中①为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为DNA.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 解:A、Ⅱ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该阶段细胞中发生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
B、由于是雌果蝇,Ⅲ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可以代表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B错误;
C、图中②为染色单体,C错误;
D、图中③代表DNA,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及各阶段代表的时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如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 |
B. | 本实验采用的35S标记的噬菌体是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获得的 | |
C. | 离心后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的放射性情况可以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 |
D. | 新病毒中检测到32P说明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的是DNA |
15.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AA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aa时才表现为秃顶,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的表现型不可能为( )
A. | 儿子秃顶 | B. | 儿子非秃顶 | C. | 女儿非秃顶 | D. | 女儿秃顶 |
2.人体的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 | tRNA种类不同 | B. | mRNA碱基序列不同 | ||
C. | 核糖体成分不同 | D. |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
19.下列关于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液是指细胞外液 | |
B. |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
C. |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
D. | 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
17.细胞能够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 )
A. | 线粒体提供能量 | B. | 细胞保持完整的结构 | ||
C. |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 D. |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