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技术所运用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过程,培养基中常常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备人工种子,需要将________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若该技术用于培育脱毒苗,外植体应该选取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技术用于单倍体育种,外植体应该选取______________,且需对幼苗进行_______处理,实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答案】 全能性 脱分化、再分化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胚状体、不定芽 茎尖 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花药(或花粉) 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意在强化学生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在培养的不同时期对两者的比例会有不同要求,在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高,促进根的分化,细胞分裂素比例高,促进芽的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1)该项技术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运用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A表示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B表示再分化过程。培养基中常常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所谓人工种子,就是以再分化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由于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培育脱毒苗,外植体应该选取茎尖。
(4)若该技术用于单倍体育种,外植体应该选取花药(或花粉),且需对幼苗进行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实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题目】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
艾蒿(株/平方米) | 5 | 10 | 6 | 3 | 1 | 1 |
白杨(株/100平方米) | 0 | 1 | 2 | 4 | 8 | 8 |
鼠(只/100平方米) | 0 | 1 | 2 | 4 | 8 | 16 |
(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____________,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査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
(4)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a)。
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进行计算,已知1kg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1.6×l04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OOhm2,则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