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探究光合作用历程中科学家做的三个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是______;实验前需要进行“黑暗”处理的是______

(2)图一的结论是______;若某人重复做此实验,却发现细菌在叶绿体的受光部位分布最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萨克斯作图二时所用的检测试剂是______,该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

(4)图三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得到A、B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实验一和实验二 实验二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O2 使用的不是好氧细菌,而是厌氧细菌 碘蒸气 淀粉 同位素标记法 8:9

【解析】

据图图一是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该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且光照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图二是萨克斯用半叶法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的实验装置。图三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中的氧,而不是二氧化碳中的氧。据此分析作答。

(1)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一与实验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其中实验二为表明叶片自身淀粉的影响,需要在实验前进行黑暗处理。

(2)图一实验在黑暗条件下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的叶绿体,好氧细菌会集中在照射部位,水绵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O2。如果某人重复做此实验,却发现细菌在叶绿体的受光部位分布最少,最可能的原因是使用的不是好氧细菌,而是厌氧细菌。

(3)碘蒸气遇淀粉呈蓝色,图二是萨克斯用半叶法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的实验装置。

(4)图三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价法证明小球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的来源,实验中的A是没有放射性的氧气,分子量是16,B是具有放射性的氧气,分子量是18,故A、B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9。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比如:膜蛋白)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请回答问题:

1)细胞膜以__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

2)该实验中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发现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自行恢复;②被漂白区域内外_____________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____(填:“①”或“②”),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4)图3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abcde表示运输方式。

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细胞外的液体)高30倍,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据此可知e可以表示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该过程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吸能”或“放能”)需要利用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结构式可以简写成________

A.红细胞吸收K+ B.红细胞排出K+

C.红细胞吸收Na+ D.红细胞排出Na+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