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除去NaHCO
3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
2
CO
3
可采取的方法是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加入澄清石灰水
D.
加入稀盐酸
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
苯、乙醇、四氯化碳、浓硫酸
B.
乙醇、乙醛、乙酸、甲苯
C.
乙醛、乙二醇、己烷、丙酸
D.
苯酚、乙酸、甘油、对二甲苯
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C.
若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
配制浓硫酸和乙醇混合液时,先将浓硫注入烧杯中,然后,边加无水酒精边用玻璃棒搅拌至冷却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A.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
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注液:用分液漏斗向装有盐酸的烧杯里加入水玻璃
B.
测pH:将pH试纸插入某溶液中,变色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取pH
C.
称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氢氧化钠固体+烧杯总质量为25.56 g
D.
取量: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溴水
下列有关操作或仪器的使用错误的是
A.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应先均匀受热,然后小心地在试管液体的中下部加热
B.
蒸发皿既能用于蒸发晶体,又能将含水固体炒干
C.
试纸使用时先剪成小块并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然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的中部,检验溶液的性质
D.
取淀粉水解液用NaOH中和至碱性,加入新制的Cu(OH)
2
悬浊液水浴加热,无红色沉淀,证明淀粉未水解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
2
(气)和3体积Y
2
(气)化合生成2体积Z(气);则Z气体的化学式是
A.
XY
3
B.
XY
C.
X
3
Y
D.
X
2
Y
3
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入铜和足量稀硝酸、铜和足量浓硝酸、两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甲乙容器内被氧化的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2
B.
3:1
C.
3:2
D.
2:1
既能说明硝酸有氧化性,又能说明硝酸具有酸性的反应是
A.
铜与稀硝酸
B.
H
2
S与稀硝酸有NO、S产生
C.
硝酸与CuO
D.
浓硝酸使铝钝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大多数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处
B.
农药中常含有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区域内
C.
作催化剂材料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区域内
D.
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可寻找到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0
442
450
456
460
466
468
472
478
480
486
492
496
498
502
508
510
516
520
522
526
528
532
534
536
537
538
540
541
542
544
546
550
552
556
558
562
568
570
576
580
582
586
592
598
600
606
610
612
618
622
628
636
203614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