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 | 16:9 | B. | 23:9 | C. | 32:9 | D. | 46:9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 | |
B. | 1mol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等,体积也都约为22.4L | |
C. | 相同状况下,1L CO一定比1L O2的质量小 | |
D. |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
3.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0.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
B. | 移液时不慎有部分液体溅出,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
C. | 称量时托盘上要垫上干净的称量纸 | |
D. |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不应再加蒸馏水 |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
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因为碳酸钠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不同意,反应物是钠和二氧化碳,仅三种元素,没有氢元素.
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为Na2O |
方案2 |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①出现白色沉淀. ②无明显现象 | 白色物质为Na2CO3 |
(1)写出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因为碳酸钠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不同意,反应物是钠和二氧化碳,仅三种元素,没有氢元素.
18.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
X | FeCl2溶液 | FeCl2溶液 | Fe | FeSO4溶液 |
Y | FeCl3 | CuCl2 | Al | Fe2(SO4)3 |
Z | Cl2 | Fe | NaOH溶液 | Cu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7.金属冶炼与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 )
0 171009 171017 171023 171027 171033 171035 171039 171045 171047 171053 171059 171063 171065 171069 171075 171077 171083 171087 171089 171093 171095 171099 171101 171103 171104 171105 171107 171108 171109 171111 171113 171117 171119 171123 171125 171129 171135 171137 171143 171147 171149 171153 171159 171165 171167 171173 171177 171179 171185 171189 171195 171203 203614
A. | Fe2O3 | B. | NaCl | C. | Cu2S | D. | Al2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