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 |
B. | 镉元素属于重金属元素,食用‘镉大米’会影响骨骼和肾脏 | |
C. | 使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可使聚氯乙烯由弹性塑胶变为硬塑胶 | |
D. | 面粉生产中禁止添加的过氧化钙(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1 |
18.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以CO2和H2为原料生产甲醇时,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I.CO2(g)+3H2(g)?CH3OH(g)+H2O(g)△H1=-58.0kJ•mol-1
II.CO2(g)+H2(g)?CO(g)+H2O(g)△H2=+41.0kJ•mol-1
(1)上述两个反应中,在热力学上趋势较大的是I(填反应代号).
(2)图1中表示反应II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b(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依据是反应I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3)CO和H2反应也可生成气态甲醇.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①则x=413.
②CO和H2生成甲醇的反应,体系总压强为P MPa恒定,在温度T时,起始$\frac{n(CO)}{n({H}_{2})}$=$\frac{1}{2}$,若到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p=$\frac{4}{{p}^{2}}$(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在相同压强下,发生I、II两个反应,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①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D.
A.使用催化剂Cat.1 B.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C.使用催化剂Cat.2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②在图2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 Cat.1、有Cat.2 三种情况下能量与反应过程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I.CO2(g)+3H2(g)?CH3OH(g)+H2O(g)△H1=-58.0kJ•mol-1
II.CO2(g)+H2(g)?CO(g)+H2O(g)△H2=+41.0kJ•mol-1
(1)上述两个反应中,在热力学上趋势较大的是I(填反应代号).
(2)图1中表示反应II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b(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依据是反应I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3)CO和H2反应也可生成气态甲醇.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 H-H | C-O | C≡O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1076 | 465 | x |
②CO和H2生成甲醇的反应,体系总压强为P MPa恒定,在温度T时,起始$\frac{n(CO)}{n({H}_{2})}$=$\frac{1}{2}$,若到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p=$\frac{4}{{p}^{2}}$(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在相同压强下,发生I、II两个反应,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T(K) | 催化剂 | CO2转化率(%) | 甲醇选择性(%) |
543 | Cat.1 | 12.3 | 42.3 |
543 | Cat.2 | 10.9 | 72.7 |
①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D.
A.使用催化剂Cat.1 B.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C.使用催化剂Cat.2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②在图2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 Cat.1、有Cat.2 三种情况下能量与反应过程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17.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44gC3H8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2NA | |
B. | 在常温常压下,0.1mol铁与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C. | 200 mL 1 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数的总和小于NA | |
D. | O2和O3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氧原子数一定为0.4 NA |
16.如图是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M中有4种官能团 | |
B. | 1molM能与2molNaOH完全反应 | |
C. |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最多有2种 | |
D. | 1molM能与溴水中的4molBr2完全反应 |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 | |
B. | 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 |
C. | 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酸中毒后,可用静脉注射NaHCO3溶液的方法解毒 | |
D. | 铜单质制成的“纳米铜”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纳米铜”的金属性比铜片强 |
14.硅是目前半导体工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料,其导电性对哦杂质等十分敏感,因此,必须制备高纯度硅.虽然地壳中硅的含量丰富,但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需要通过化学方法来制备高纯度的单晶硅,一种简单工艺流程如下: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填写化学式),反应器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frac{\underline{\;1600-1800℃\;}}{\;}$Si(粗)+2CO↑.
(2)石英砂与焦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也会生成碳化硅,碳化硅又称金刚砂,其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
(3)①反应器乙中发生的反应为:Si(s)+3HCl(g)=SiHCl3(g)+H2(g)△H=-210kJ/mol,工业上为了加快SiHC13的生成速率而又不降低硅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催化剂、增大压强或HCl浓度.
②反应器乙所得的反应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还有SiCl4等,有关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一下:
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为沉降、冷凝、精馏,其中精馏温度最好控制在31.8℃.
③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其水解的反应方程式为SiHCl3+3H2O═H2SiO3+H2↑+3HCl↑.
(4)反应器丙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iHCl3$\frac{\underline{\;1100-1200℃\;}}{\;}$Si+3HCl
(5)该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氯化氢、氢气.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填写化学式),反应器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frac{\underline{\;1600-1800℃\;}}{\;}$Si(粗)+2CO↑.
(2)石英砂与焦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也会生成碳化硅,碳化硅又称金刚砂,其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
(3)①反应器乙中发生的反应为:Si(s)+3HCl(g)=SiHCl3(g)+H2(g)△H=-210kJ/mol,工业上为了加快SiHC13的生成速率而又不降低硅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催化剂、增大压强或HCl浓度.
②反应器乙所得的反应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还有SiCl4等,有关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一下:
物质 | Si | SiCl4 | SiHCl3 | SiH2Cl2 | SiH3Cl | HCl |
沸点/℃ | 2355 | 57.6 | 31.8 | 8.2 | -30.4 | -84.9 |
③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其水解的反应方程式为SiHCl3+3H2O═H2SiO3+H2↑+3HCl↑.
(4)反应器丙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iHCl3$\frac{\underline{\;1100-1200℃\;}}{\;}$Si+3HCl
(5)该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氯化氢、氢气.
12.关于10ml 0.10mol/L的HClO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溶液中加入5 mL 0.01mol/L NaOH,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一定符合:c(Na+)+c(H+)═c(OH-)+c(ClO-) | |
B. | 25℃时,若溶液的pH=5,则Ka(HClO)=l×10-7 | |
C. |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frac{c(HClO)}{c(Cl{O}^{-})}$的值变小 | |
D. | 向溶液中加入10 mL O.01mol/L NaOH,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ClO-)>c(H+)>c(OH-) |
11.镍一镉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干电池”,使用寿命长达10-15年.镍一镉电池的总反应为:Cd+2NiO(OH)+2H2O$?_{充电}^{放电}$2Ni(OH)2+Cd(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充电电池的阳极为Ni(OH)2 | |
B. | 放电时,负极发生了氧化反应,反应为Cd+2OH--2e-═Cd(OH)2 | |
C. |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NiOOH(s)+H2O(I)+e- | |
D. | 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正极区pH减小 |
10.科学家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 质--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0 163469 163477 163483 163487 163493 163495 163499 163505 163507 163513 163519 163523 163525 163529 163535 163537 163543 163547 163549 163553 163555 163559 163561 163563 163564 163565 163567 163568 163569 163571 163573 163577 163579 163583 163585 163589 163595 163597 163603 163607 163609 163613 163619 163625 163627 163633 163637 163639 163645 163649 163655 163663 203614
A. | 吲哚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
B. | 吲哚乙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不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 |
C. | 1 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消耗5 mol H2 | |
D. | 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六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