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在0.1mol•L-1的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sqrt{{K}_{w}}$ | |
B. | 常温下,向10mL pH=3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frac{c(C{H}_{3}CO{O}^{-})}{c(C{H}_{3}COOH)•c(O{H}^{-})}$的值不变 | |
C. | Ksp不仅与难容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有关 | |
D. | 常温下,浓度相同的①CH3COONa溶液、②NaClO溶液、③NaCl溶液中的c(H+):②>①>③ |
1.某小组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l)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O2+2H2O+4e-═4OH-.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仪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铁电极能直接和K3[Fe(CN)6]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验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表:
a.以上实验表明:在Cl-存在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Cl-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AC(填字母序号).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许铁片(负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Fe2+,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装置 | 分别进行的实验 | 现象 |
i.连好装置 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 | 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 |
ii.连好装置 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 | 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O2+2H2O+4e-═4OH-.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仪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铁电极能直接和K3[Fe(CN)6]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验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表:
实验 | 滴加 | 试管 | 现象 |
0.5mol.LK3[Fe(CN)6]溶液 | iii.蒸馏水 | 无明显变化 | |
iv.1.0mol•L-1NaCl溶液 | 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 ||
v.0.5mol•L-1Na2SO4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b.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Cl-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AC(填字母序号).
实验 | 试剂 | 现象 |
A | 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O2) | 产生蓝色沉淀 |
B | 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O2) | 产生蓝色沉淀 |
C | 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O2) | 产生蓝色沉淀 |
D | 铁片K3[Fe(CN)6]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O2) | 产生蓝色沉淀 |
20.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乙醇和丁醇 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 分液、萃取、蒸馏 | B. | 萃取、蒸馏、分液 | C. | 分液、蒸馏、萃取 | D. | 蒸馏、萃取、分液 |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烷中混有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 | |
B. |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
C. | 已知2SO2(g)+O2(g)?2SO3(g)△H<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 |
D. | 室温下,Ksp(AgCl)=1.8×10-10,Ksp(Ag2CrO4)=9.0×10-12,向浓度相等的Na2CrO4和NaCl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先生成Ag2CrO4沉淀 |
18.纽扣式银锌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Zn作正极 | B. | 电子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 | ||
C. | OH-向Zn极移动 | D. | 正极反应:Ag2O+H2O+2e-=2Ag+2OH- |
17.已知X为ⅠA族金属元素,Y为ⅦA族元素,则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相邻原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是( )
0 163051 163059 163065 163069 163075 163077 163081 163087 163089 163095 163101 163105 163107 163111 163117 163119 163125 163129 163131 163135 163137 163141 163143 163145 163146 163147 163149 163150 163151 163153 163155 163159 163161 163165 163167 163171 163177 163179 163185 163189 163191 163195 163201 163207 163209 163215 163219 163221 163227 163231 163237 163245 203614
A. | 离子键 | B. | 极性共价键 | C. | 非极性共价键 | D. | 范德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