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要使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 )(1)升高温度至60℃(2)降低温度(3)加入4克硝酸钾
(4)加入4克水 (5)蒸发掉4克水,再恢复到40℃
A. | (2)(4) | B. | (1)(4) | C. | (2)(3) | D. | (2)(5) |
分析 若想改变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若不改变温度,则要改变它的状态,如加水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或者不改变它的状态,则要改变温度,如降温使其有晶体析出;在不改温度也不改变它的状态,则不可能改变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由于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者是加入同温度下的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都还是4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等;
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给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降温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往饱和溶液中加水,就会稀释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减小;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对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反应I2+2S2O${\;}_{3}^{2-}$═2I-+S4O${\;}_{6}^{2-}$常用于精盐中碘含量测定.
(1)某同学利用该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均加入1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若不经计算,直接通过褪色时间的长短判断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试剂中应选择②③④(填序号).
①1mL 0.01mol•L-1的碘水 ②1mL 0.001mol•L-1的碘水 ③4mL 0.01mol•L-1的Na2S2O3溶液 ④4mL 0.001mol•L-1的Na2S2O3溶液
(2)若某同学选取①③进行实验,测得褪色时间为4s,计算v(S2O${\;}_{3}^{2-}$)=8.33×10-4mol/(L•s).
(3)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frac{1}{2.25}$,该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某10L密闭容器,5min时达平衡,各物质浓度(mol
•L-1)变化如表:
①请计算5min时H2O的平衡浓度0.006mol/L.
②CO的平衡转化率为40%.
③若5min~10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是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如何改变的增大0.01mol/L.
(1)某同学利用该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均加入1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若不经计算,直接通过褪色时间的长短判断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试剂中应选择②③④(填序号).
①1mL 0.01mol•L-1的碘水 ②1mL 0.001mol•L-1的碘水 ③4mL 0.01mol•L-1的Na2S2O3溶液 ④4mL 0.001mol•L-1的Na2S2O3溶液
(2)若某同学选取①③进行实验,测得褪色时间为4s,计算v(S2O${\;}_{3}^{2-}$)=8.33×10-4mol/(L•s).
(3)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frac{1}{2.25}$,该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某10L密闭容器,5min时达平衡,各物质浓度(mol
•L-1)变化如表:
0min | 5min | 10min | |
CO | 0.01 | 0.0056 | |
H2O | 0.01 | 0.0156 | |
CO2 | 0 | 0.0044 | |
H2 | 0 | 0.0044 |
②CO的平衡转化率为40%.
③若5min~10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是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如何改变的增大0.01mol/L.
7.现有三组溶液:①CCl4和氯化钠溶液;②苯(沸点:80.1℃)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苯和甲苯是其他性质非常相似的一对互溶液体);③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 分液、萃取、蒸馏 | B. | 萃取、蒸馏、分液 | C. | 蒸馏、萃取、分液 | D. | 分液、蒸馏、萃取 |
14.在25℃、101kPa时,已知:
2H2O(g)═O2(g)+2H2(g)△H1
Cl2(g)+H2(g)═2HCl(g)△H2
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2H2O(g)═O2(g)+2H2(g)△H1
Cl2(g)+H2(g)═2HCl(g)△H2
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H3=△H1+2△H2 | B. | △H3=△H1+△H2 | C. | △H3=△H1-2△H2 | D. | △H3=△H1-△H2 |
11.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
A. |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 |
B. | CO2(HCl) 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 |
C. | Cu(CuO) 先加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 | |
D. | NaOH溶液(Na2CO3) 加过量的Ba(OH)2溶液 |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0.1mol/L Na2CO3溶液时,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 |
B. | 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5.5×10-13,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 |
C. | 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 |
D. | 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CH3COOH的电离程度和溶液中C(CH3COO-)的值增大 |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氯气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 |
B. | 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的物质一定是氯气 | |
C. |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氯气 | |
D. |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强氧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