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b>c | B.离子的还原性Y2-< Z- |
C.原子半径X<W | D.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
A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四种离子都具有28电子层结构,则a=2+8+3=13,b=2+8+1=11,c=2+8—2=8,d=2+8—1=9,则b>c,故A选项正确;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则W、X、Y、Z分别是铝、钠、氧、氟,由于非金属性O<F,则单质氧化性:O2<F2,根据强制弱原理,则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O2—>F—,故B选项错误;X、W分别是钠、铝,由于钠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铝元素的原子半径,故C选项错误;Y、Z分别是氧、氟,由于非金属性:O<F,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H2O<HF,故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考生对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与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的关系、短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与气态氢化物性质关系的了解;考查考生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的了解;综合考查考生对“位置、结构、性质”三角关系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考生简单推理的能力,以及对重要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性质的掌握。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B.某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为![]() |
C.Be(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
D.原子半径:Na>Si>O |
下图为短周期的一部分,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 >Y>R |
C.Y、R形成的化台物YR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Y |
X、Y、Z是位于同一周期的三种短周期元索,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 B.非金属性:X>Y>Z |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 D.酸性:HXO4>H2YO4>H3ZO4 |
现代医学证明,硒是人体中14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缺硒与贫血、冠心病、不孕症、癌症等疾病直接相关。因此,硒被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2Se比H2O稳定 |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SeO4 |
C.它有两种氧化物SeO2和SeO3 |
D.其单质常温下呈固态 |
短周期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元素的一种核素没有中子,且M、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1、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X分别和其它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化合物 |
B.M分别和W、X、Y、Z形成化合物,均显相同化合价 |
C.M、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
D.M、X、Y组成化合物和Y、Z组成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碱性 |
短周期元素的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原子Y原子多2,W与X同主族,则( )
A.原子半径:Y<Z<W |
B.单质的还原性:Y<Z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应 |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
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和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