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阳离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
B.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 |
C. |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 |
D. |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分析 A.阳离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铵根;
B.非金属单质可为氧化剂,也可为还原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D.如金属有多种价态,被还原时可能由高价态生成低价态化合物.
解答 解:A.阳离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故A错误;
B.非金属单质可为氧化剂,也可为还原剂,如氯气与水或碱的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B错误;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如S2-→S为被氧化过程,Fe2+→Fe为被还原过程,故C错误;
D.如金属有多种价态,被还原时可能由高价态生成低价态化合物,如Fe3+→Fe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解答时注意能找出反例,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 0~b间的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3-+IO3-=3SO42-+I-+3H+ | |
B. | 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 |
C. | b点到c点,KIO3与NaHSO3反应生成I2 | |
D. | 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加入的KIO3为1.08 mol |
1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
B. |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
C. |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浓硫酸、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 |
D. | 反应CuSO4+H2S═CuS↓+H2SO4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
1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
B.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 |
C. |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 |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
3.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CuCl2,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 | ④①②③ | B. | ①③④② | C. | ④③②① | D. | ①④②③ |
13.在下列无色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H+、SO42-、OH- | B. | Na+、Cu2+、NO3-、Cl- | ||
C. | H+、Ca2+、Cl-、NO3- | D. | Ag+ Na+、NO3-、Cl-、 |
20.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若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被苯基取代,可以得到的分子如图,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C25H20 | |
B. | 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 |
C. | 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 |
D. | 此物质属于芳香烃类物质 |
10.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在装置A中选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制取SO2气体(根据需要可以加热),并通过装置B完成表中所设计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Ⅱ.若在装置A中选用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制取HCl气体,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如下处理:①包有某固体物质、②蘸有KI溶液、③蘸有石蕊溶液、④蘸有浓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P中所盛试剂为浓硫酸.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有棕黄色物质产生,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I-=2Cl-+I2;①处包有的某固体物质可能是b.
a.MnO2 b.KMnO4c.KCl d.Cu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的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
(4)反应较长时间后,②处棕黄色褪去,生成无色的I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Cl2+I2+6H2O=12H++2IO3-+10Cl-.
(5)Ⅰ.Ⅱ两实验中尾气均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填化学式)
Ⅰ.若在装置A中选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制取SO2气体(根据需要可以加热),并通过装置B完成表中所设计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B中棉花的位置 | ① | ② | ③ | ④ |
所蘸试剂 | 石蕊试液 | 品红溶液 | 淀粉和碘 水混合液 | 氢硫酸 |
现象 | a | b | 褪色 | 浅黄色 |
体现SO2的性质 | c | d | e | f |
(1)P中所盛试剂为浓硫酸.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有棕黄色物质产生,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I-=2Cl-+I2;①处包有的某固体物质可能是b.
a.MnO2 b.KMnO4c.KCl d.Cu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的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
(4)反应较长时间后,②处棕黄色褪去,生成无色的I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Cl2+I2+6H2O=12H++2IO3-+10Cl-.
(5)Ⅰ.Ⅱ两实验中尾气均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