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
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 |
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 |
D.Al与热水反应困难,故活泼性不及Al的金属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与H2O发生反应 |
B
解析试题分析:A.铜在常温下与冷的浓硫酸中不发生反应,所以无明显现象。错误。B.把NaOH溶液滴加AlCl3溶液中马上就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Al3++3OH-=Al(OH)3↓;当NaOH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发生反应Al(OH)3+ OH-= AlO2-+ 2H2O.;若将AlCl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由于NaOH过量,产生的沉淀立即被溶解,发生反应Al3++4OH-=AlO2-+ 2H2O,继续滴加AlCl3溶液,产生沉淀,逐渐增加。发生反应3AlO2-+ Al3++ 6H2O=4Al(OH)3↓.相互滴加序数不同现象也不同。正确。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置换金属。如H2+CuOCu+ H2O.错误。D.Al与热水反应困难,但是活泼性不及Al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H2O发生反应。如3Fe+ 4H2O(g)Fe3O4+ 4H2.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过量气体Y,会产生“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是
A.X:氯化钙溶液 Y:二氧化碳 |
B.X:硝酸钡溶液 Y:二氧化硫 |
C.X:氯化铝溶液 Y:氨气 |
D.X:偏铝酸钠溶液 Y:二氧化氮 |
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在图中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Cu与稀盐酸 | B.NaHCO3与NaOH溶液 |
C.CaCO3与稀硫酸 | D.NH4HCO3与稀盐酸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稀HNO3氧化,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 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未变蓝 | 不能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含 有NH4+ |
D |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①ClO2—消毒剂
②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③明矾—做干燥剂
④硅—做光导纤维
⑤Na2O2—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⑥NaClO—漂白纺织物
A.②④⑤⑥ | B.①②⑤⑥ | C.①②④⑤ | D.全部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B |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 向2 mL 1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 FeCl3溶液 |
C |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D |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 取a 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 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 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
B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
C |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 SiO2属于两性氧化性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均正确的是
A.Na2O2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
B.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用P2O5或无水CaCl2干燥 |
C.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两者等体积混合可以增强漂白能力 |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