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学生用0.20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指示剂为酚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25.40
25.40
mL;反应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2)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式应采用操作(如图2所示)中的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3)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0.00m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 标准KOH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0.00 0.02 25.00 第二次 20.00 0.01 25.03 第三次 20.00 0.03 26.35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5 mol/L
0.25 mol/L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将造成待测盐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B D
B D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K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C.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D.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E.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分析:(1)A与C刻度间相差1mL,每个刻度为0.1mL,A处的刻度为25,B的刻度比A大;根据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2)根据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
(3)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平均消耗V(NaOH),接着根据c(待测)=
V(标准)×c(标准) 
V(待测)
来计算;
(4)根据c(待测)=
V(标准)×c(标准) 
V(待测)
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
解答:解:(1)A与C刻度间相差1mL,每个刻度为0.1mL,A处的刻度为25,B的刻度比A大,由图可知,相差4个刻度,则B为25.40;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故答案为:25.40;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2)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把滴定管的胶头部分稍微向上弯曲,再排气泡;
故选:丙;
(3)三次滴定消耗的体积为:24.98mL,25.02mL,26.32,第三组数据无效,则平均消耗V(NaOH)=25.00mL,c(待测)=
V(标准)×c(标准) 
V(待测)
=
0.2000mol?L -1×25.00mL
20.00mL
═0.25 mol/L;
故答案为:0.25 mol/L;
(4)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KOH溶液的体积,导致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
V(标准)×c(标准) 
V(待测)
分析,测定结果偏低,故A错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导致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
V(标准)×c(标准) 
V(待测)
分析,测定结果偏搞,故B正确;
C.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没有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浓度变稀,物质的量偏小,导致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
V(标准)×c(标准) 
V(待测)
分析,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
D.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导致V(标准)偏高,根据c(待测)=
V(标准)×c(标准) 
V(待测)
分析,测定结果偏高,故D正确;
E.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反应未完全,导致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
V(标准)×c(标准) 
V(待测)
分析,测定结果偏低,故E错误;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明确中和滴定实验的仪器、步骤、滴定终点的判断,数据处理等即可解答,注意滴定管的读数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碱式滴定管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BDCEAF
BDCEAF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
为了防止标准溶液被稀释
为了防止标准溶液被稀释

(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
(4)实验中用一手控制
活塞
活塞
(填仪器及部位),另一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当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当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偏小
偏小

(6)滴在锥形瓶内壁上的KOH用蒸馏水冲下,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无影响
无影响
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酸式滴定管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BDCEAF
BDCEAF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
防止将标准液稀释
防止将标准液稀释

(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
偏大
偏大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
碱式滴定管橡皮管玻璃珠处
碱式滴定管橡皮管玻璃珠处
(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K2CO3)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偏大
偏大

(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偏大
偏大

(7)若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DE
DE

A.锥形瓶中待测液在晃动时溅出了一些
B.滴定起始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