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 水中
B.将22.4 LHC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
D.将10 g NaOH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答案】D
【解析】解:A、40 g NaOH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为1mol/L,体积1L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A错误;
B、HCl所处的状态不确定,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不一定是1mol/L,故B错误;
C、由于微粒大小与间隙不同,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浓盐酸与水的体积之和,故C错误;
D、10g NaOH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溶液条件为250mL,故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 =1mol/L,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以单位体积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nB(mol)/V(L) (nB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V是溶液体积),单位是mol·Lˉ1.
【题目】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2O3、SiO2、Al2O3等杂质)制备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该实验条件下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沉淀物 | Fe(OH)3 | Al(OH)3 | Fe(OH)2 |
开始沉淀 | 2.7 | 3.8 | 7.5 |
完全沉淀 | 3.2 | 5.2 | 9.7 |
(1)“酸浸”时硫酸要适当过量,其目的除了提高铁的浸出率外,还可以_______。“酸浸”步骤后需要测定溶液中Fe3+的含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同时FeS2被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S2和_______(填化学式)。
(4)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Fe3+,产生Fe3+的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请设计用“过滤”后的溶液制备Fe2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5% 的H2O2溶液,0.5mol/LNaOH溶液)。
【题目】如图把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甲,在试管乙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选项 | 气体 | 甲中试剂 | 乙中试剂 | |
A | SO2、CO2 | 酸性KMnO4溶液 | 品红溶液 | |
B | Cl2、HC1 | 饱和食盐水 | KI淀粉溶液 | |
C | NH3、CO2 | 浓硫酸 | 酚酞试液 | |
D | CO2、HC1 | NaOH溶液 | 澄清石灰水 |
A. A B. B C. C D. D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装置B的另一个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________(填编号)。
编号 | a | b | c | d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Ⅱ | 碱石灰 | 硅胶 | 浓硫酸 | 无水氯化钙 |
Ⅲ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