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1. A.
    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2. B.
    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3. C.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乙酸铅溶液导电能力比乙酸钙弱得多,说明乙酸铅属于非电解质
  4. D.
    浓NH4Cl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是因为处理后幕布质量增加,着火点升高
B
解析:

分析:A、硝酸根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分析;
B、铁在常温下在浓硝酸中 发生钝化,表面形成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
C、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导电,导电能力弱可能是弱电解质;
D、可燃物燃烧应满足:有充足的氧气,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达到着火点.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气体隔绝了空气.起到防火的作用;

解答: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继续溶解铜,铜屑又逐渐溶解,不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故A错误;
B、铁在常温下在浓硝酸中 发生钝化,表面形成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故B正确;
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乙酸铅溶液导电能力比乙酸钙弱得多,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导电,说明乙酸铅属于弱电解质,故C错误;
D、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气体隔绝了空气.起到防火的作用;
幕布的质量增加,不能影响环境温度与氧气的浓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硝酸性质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分析和特征性质应用是解题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基础,积累知识,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