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9?佛山一模)10℃时,在烧杯中加入0.1mol/L的 NaHCO3溶液400mL,加热,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50 70
pH 8.3 8.4 8.5 8.9 9.4
(1)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2O?H2CO3+OH-
HCO3-+H2O?H2CO3+OH-

(2)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大于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
(3)丙同学认为,要确定上述哪种说法合理,只要把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后再测定溶液pH,若pH
=
=
8.3(填“>”、“<”或“=”),说明甲正确,若pH
8.3(填“>”、“<”或“=”),说明乙正确;
(4)丁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甲、乙同学的解释进行判断:
实验装置如图,加热煮沸NaHCO3溶液,发现试管A中产生沉淀,说明
(填“甲”或“乙”)推测正确;
(5)将一定体积0.1mol/L的 NaHCO3溶液置于烧杯中加热至微沸(溶液体积不变),测其pH为9.8;将烧杯冷却至室温,过一段时间(溶液体积不变)测得pH为10.1.据此资料可以判断
(填“甲”或“乙”)推测正确,原因是
溶液冷却至室温后pH大于8.4,说明此实验过程中溶液有新物质生成
溶液冷却至室温后pH大于8.4,说明此实验过程中溶液有新物质生成
分析:(1)水解是吸热过程,升温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
(2)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且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3)若加热后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溶液的pH值也不变;
(4)加热碳酸氢钠A试管氢氧化钙出现沉淀,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5)依据冷却到室温溶液PH中的分析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碳酸钠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溶液减小增强;
解答:(1)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
故答案为:HCO3-+H2O?H2CO3+OH-
(2)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碳酸是二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所以碳酸根离子的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导致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故答案为:大于;
(3)若加热后碳酸氢钠不分解,溶液仍然是碳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溶液的PH值也不变,由此证明甲是正确的;PH>8.3,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说明乙正确;
故答案为:═,>;            
(4)加热煮沸NaHCO3溶液,发现试管A中产生沉淀,说明加热分解算错了二氧化碳气体,证明乙正确;
故答案为:乙;
(5)将一定体积0.1mol/L的 NaHCO3溶液置于烧杯中加热至微沸(溶液体积不变),测其pH为9.8;将烧杯冷却至室温,过一段时间(溶液体积不变)测得pH为10.1,溶液冷却至室温后pH大于8.4,说明此实验过程中溶液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乙正确;
故答案为:乙;溶液冷却至室温后pH大于8.4,说明此实验过程中溶液有新物质生成;
点评:本题碳酸氢钠考查了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设计方案,反应产物的判断,盐类水解的分析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佛山一模)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①②③
①②③
(填实验序号)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无其他物质
1.2g CuO  0.5g
1.2g MnO2  0.5g
回答下列问题:
(2)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生成25mL气体所需的时间
生成25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
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内,松开弹簧夹,看木条是否复燃
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内,松开弹簧夹,看木条是否复燃

(4)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
CuO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CuO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