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因此了解物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在水溶液中常以Fe2+、Fe3+的形式存在,其中________更稳定。

(2)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OF2的分子极性比H2O的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由某种有机阳离子与AlCl4、Al2Cl7构成,AlCl4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Al2Cl7中的原子都是8电子结构,则Al2Cl7的结构式为(配位键用“→”表示)__________

(4)FeO晶体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要比较FeO与NaCl的晶格能大小,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__

(5)氮化铝、氮化硼、氮化镓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它们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

(6)NH3分子中∠HNH键角为106.7,而配离子[Zn(NH3)6]2+中∠HNH键角为109.5, 配离子[Zn(NH3)6]2+中∠HNH键角变大的原因是_____

(7)下图是Fe3O4晶体的晶胞。

①晶胞中亚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______(选填“正方形”、“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空隙。

②晶胞中氧离子的堆积方式的名称为________

③若晶胞的体对角线长为 a nm,则 Fe3O4 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 表示)。

【答案】 4 Fe3+ +2 sp3 正四面体 离子半径大小 氮化硼>氮化铝>氮化镓 NH3分子中N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Zn2+的空轨道形成配离子后,原孤电子对与N-H键的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排斥作用减弱 正四面体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进行判断。(2)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和电负性以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判断。(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判断。(4)影响晶格能的因素有配位数、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5)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则共价键越强,晶体的熔点越高。(6)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解释。(7)根据配位数判断堆积方式,根据晶胞的质量和体积求晶体的密度。

(1)基态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根据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3d轨道的6个电子要占据其全部5个轨道,故其中未成对电子数为4。铁在水溶液中常以Fe2+、Fe3+的形式存在,其中基态Fe3+电子排布式为[Ar]3d53d轨道为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故其更稳定。

(2)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中心原子O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故其杂化方式为sp3。OF2H2O的分子空间构型相似,OF之间的电负性的差值小于HO的电负性差值,故OF2的分子极性比H2O的小

(3)AlCl4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其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Al2Cl7中的原子都是8电子结构,则可知Al2Cl7Al原子各形成了一个配位键,其结构式为

(4)FeO晶体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有配位数、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故要比较FeONaCl的晶格能大小,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离子半径大小

(5)氮化铝、氮化硼、氮化镓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都是原子晶体,它们晶体的熔点由其共价键的键长决定,键长越短则共价键越强,其熔点越高,因为B、Al、G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氮化硼>氮化铝>氮化镓

(6)NH3分子中∠HNH键角为106.7,而配离子[Zn(NH3)6]2+中∠HNH键角为109.5, 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配离子[Zn(NH3)6]2+中∠HNH键角变大的原因是:NH3分子中N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Zn2+的空轨道形成配离子后,原孤电子对与N-H键的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排斥作用减弱

(7)①由Fe3O4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晶胞中亚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

②晶胞中与每氧离子最近且等距的氧离子有12个,故其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③根据均摊法,由Fe3O4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以求出该晶胞中氧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分别有4、2、1故每个晶胞中只有一个Fe3O4晶胞的体对角线长为 a nm,则晶胞的边长为NA个晶胞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232g Fe3O4 晶体的密度为g/cm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甲烷以天然气和可燃冰两种主要形式存在于地球上,储量巨大,充分利用甲烷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乙炔(CH≡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甲烷裂解法制取乙炔,反应为:2CH4(g)C2H2(g)+ 3H2(g)。甲烷裂解时还发生副反应: 2CH4(g)C2H4(g)+2H2(g)。甲烷裂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的对数即lgP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1725℃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H4,达到平衡时CH4生成C2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②1725℃时,若图中H2的lgP=5,则反应2CH4(g)C2H2(g)+ 3H2(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注:用平衡分压Pa代替平衡浓度mol/L进行计算)。

③根据图判断,2CH4(g)C2H2(g)+3H2(g)△H_____0(填“>”或“<”)。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过程中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产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2)工业上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得合成气(CO、H2),发生反应为:CH4(g)+H2O(g) CO(g)+3H2(g) △H>0

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的两条代表压强分别为1MPa、2MPa时甲烷含量曲线,其中表示1MPa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实际生产,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利用CH4、CO2在一定条件下重整的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在能源和环境上具有双重重大意义。重整过程中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 CH4(g)+ H2O(g) CO (g )+ 3H2(g) △H =+206.2 kJ/mol

CH4(g)+ 2H2O(g) CO2(g )+4H2(g) △H =+158.6 kJ/mol

则:

①过程II中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只有过程I投料比=______,过程II中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

③该技术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