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氯化亚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氯化亚铜(CuC1)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能溶于氨水、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醇.

实验药品:铜丝20g、氯化铵20g、65% 硝酸10mL、36%盐酸15mL、水.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CuCl2]=CuCl↓+NH4Cl
NH4[CuCl2]=CuCl↓+NH4Cl
,用95%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避免CuCl溶于水而造成损耗或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及水份
避免CuCl溶于水而造成损耗或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及水份

(2)工业化生产时,95%乙醇可通过
蒸馏
蒸馏
方法回收并循环利用,而NH4Cl、
HNO3
HNO3
(填化学式)可直接循环利用. 
(3)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备CuC1.
①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最宜选择
B
B
装置(填字母序号A、B、C).

②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显示反应液温度低于室温,主要原因是
氯化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造成反应液温度降低
氯化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造成反应液温度降低
;电炉加热升温至50℃时停止加热,反应快速进行,烧瓶上方气体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从环保角度考虑,当
烧瓶上方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烧瓶上方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_时才能停止通入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瓶塞,沿
a或c
a或c
(填字母a、b、c)口倾出棕色反应液于1000mL大烧杯中,加水500mL,即刻有大量白色沉淀析出.
分析:(1)依据流程分析NH4[CuCl2]分解产物过滤后得到滤液为氯化铵,固体为CuCl,结合原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氯化亚铜(CuC1)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能溶于氨水、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醇,用95%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
(2)依据乙醇沸点低利用蒸馏方法回收利用,制备过程中的氯化铵和硝酸直接利用;
(3)①分析装置图生成的氧气可以通过控制气泡的冒出快慢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
②制备氯化亚铜所用的原料中含有氯化铵溶解过程中吸热,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污染气体不能排放,需要通入氧气至恰好吸收生成硝酸循环使用,利用氯化亚铜(CuC1)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水中析出氯化亚铜.
解答:解:(1)NH4[CuCl2]分解产物过滤后得到滤液为氯化铵,固体为Cu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uCl2]=CuCl↓+NH4Cl;氯化亚铜(CuC1)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用酒精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及水份,减少氯化亚铜损耗,
故答案为:NH4[CuCl2]=CuCl↓+NH4Cl;避免CuCl溶于水而造成损耗;
(2)根据乙醇的沸点较低,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回收乙醇循环利用,反应过程中的氯化铵和硝酸可以在混合液中 直接利用,
故答案为:蒸馏;HNO3
(3)①A、装置A可以迅速生成氧气,通过分液漏斗滴入烧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易观察氧气的气流快慢,故A不选;
B、装置B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入过氧化钠固体会在、迅速产生氧气,通过浓硫酸可以观察气体冒出的快慢控制氧气的速率,故B选;
C、装置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只氧气无法控制和观察氧气生成速率,故C不选;
故答案为:B;
②制备氯化亚铜所用的原料为Cu、HCl、NH4Cl、HNO3、H2O,其中含有氯化铵溶解过程中吸热,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污染气体不能排放,需要通入氧气至恰好吸收生成硝酸循环使用,4NO2+O2+2H2O=4HNO3,利用氯化亚铜(CuC1)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反应后的混合液从ac处倒入水中析出氯化亚铜,
故答案为:氯化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造成反应液温度降低;烧瓶上方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a或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流程分析和反应产物判断,反应条件、反映实际的选择,反应过程中物质循环利用的绿色化学思想,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