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鉴别苯酚溶液、己烷、己烯、乙酸溶液和乙醇液体,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
A.溴水、Cu(OH)2
B.FeCl3溶液、金属钠、溴水、石蕊试液
C.石蕊试液、溴水
D.KMnO4酸性溶液、石蕊试液
【答案】C
【解析】解:D中不能鉴别;A、B、C选项中试剂均可鉴别上述物质,但A需新制Cu(OH)2;若用B选项中试剂来鉴别其操作步骤较繁琐,只有C中用石蕊可鉴别出乙酸溶液,用FeCl3溶液可鉴别出苯酚溶液,用溴水可鉴别出己烯,余下的乙醇和己烷可用金属钠鉴别,则C选项中试剂则操作简捷,现象明显,符合“鉴别液体最佳试剂”,
故选C.
【题目】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H>0 。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右图中曲线的是( )
x | y | |
A | 再加入A | B的转化率 |
B | 加入催化剂 | A的体积分数 |
C | 压强 |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
D | 温度 |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
A. A B. B C. C D. D
【题目】下列关于有机物实验现象与原因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原因 |
A |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B | 乙酸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
C | 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 | 葡萄糖和蔗糖都有醛基 |
D | 乙醇和钠反应剧烈 |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 |
A. A B. B C. C D. D
【题目】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 | 分别进行的操作 | 现象 |
i. 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 | ||
ii. 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溶液 | 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
(1)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___。
②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______。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实验 | 滴管 | 试管 | 现象 |
0.5 mol·L-1 K3[Fe(CN)6]溶液 | iii. 蒸馏水 | 无明显变化 | |
iv. 1.0 mol·L-1NaCl 溶液 | 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 ||
v. 0.5 mol·L-1Na2SO4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a. 以上实验表明:在有______存在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 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______。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够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实验 | 试剂 | 现象 |
A | 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O2) | 产生蓝色沉淀 |
B | 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O2) | 产生蓝色沉淀 |
C | 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O2) | 产生蓝色沉淀 |
D | 铁片、K3[Fe(CN)6]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O2) | 产生蓝色沉淀 |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取铁片(负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_____(回答相关操作、现象),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Fe2+,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