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Na2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某同学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究氮氧化物能否被Na2O2完全吸收.装置如图(加热装置省略):

已知:
①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NO3-
I.探究NO能否被Na2O2完全吸收
(1)所选择的装置按从左至右顺序排列依次是ABECD(填字母).
(2)检査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O2氧化.
(3)烧瓶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D装置的作用是通过装置D中KMnO4溶液;若NO能被Na2O2完全吸收,D装置中的现象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4)亚硝酸钠(NaNO2)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若利用该装置将4.68g Na2O2完全转化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的质量为1.08g,为提高NaNO2的产量,在不改变实验装置的条件下,可在B中加入物质Cu.
Ⅱ.探究NO2能否被NaNO2完全吸收
(5)将A中碳换为铜片,探究NO2能否被Na2O2完全吸收.若N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则C装罝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Na2O2═2NaNO3
(6)若NO2未被完全吸收,则D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2+MnO4-+H2O═5NO3-+Mn2++2H+

分析 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装置B中是A装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通过装置C中的过氧化钠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
(1)利用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接着除去杂质气体,用Na2O2吸收NO,最后吸收尾气;
(2)物质制备过程中为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需要把装置中的空气通入氮气排净后再进行反应;
(3)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通过装置D中KMnO4溶液吸收尾气;NO能被Na2O2完全吸收,D装置中无颜色变化;
(4)根据①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②3NO2+H2O=2HNO3+NO,③3Cu+8HNO3=3Cu(NO32+2NO↑+4H2O,④2NO+Na2O2═2NaNO2,进行计算;
在B中加入还原性物质,如Cu等;
(5)过氧化钠变成白色固体且为纯净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生成物;
(6)NO2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二价的锰和硝酸根.

解答 解:(1)利用A装置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CO2、NO2两种气体,通过装置B中水溶液除去NO2并产生更多的NO,通过装置E中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和干燥气体,通过装置C中Na2O2吸收NO,通过装置D中KMnO4溶液吸收尾气,
故答案为:A B E C D;
(2)为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物质制备,需要把装置中的空气通入氮气排净后再进行反应,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生成的 NO被O2氧化;
(3)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通过装置D中KMnO4溶液作用是检验 NO 是否被完全吸收,同时可防止污染环境;若NO能被Na2O2完全吸收,D装置中的现象为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故答案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4)根据n(Na2O2)=$\frac{4.68g}{78g/mol}$=0.06mol,根据2NO+Na2O2=2NaNO2知,0.06mol过氧化钠反应需要0.12molNO,根据3NO2+H2O=2HNO3+NO知生成0.12molNO需要0.36mol二氧化氮,根据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知生成0.36mol二氧化氮需要0.09molC,则C的质量=12g/mol×0.09mol=1.08g;在B中加入Cu:3Cu+8HNO3=3Cu(NO32+2NO↑+4H2O,
故答案为:1.08;Cu;
(5)过氧化钠作氧化剂,则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而作还原剂,所以氮元素只能转化为+5价,且生成物是纯净物,所以是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O2+Na2O2═2NaNO3
故答案为:2NO2+Na2O2═2NaNO3
(6)NO2与KMnO4溶液反应的方程式:5NO2+MnO4-+H2O═5NO3-+Mn2++2H+
故答案为:5NO2+MnO4-+H2O═5NO3-+Mn2++2H+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信息判断,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反应现象分析,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夹持仪器已略去).

   (1)甲同学欲配制100mL 1mol/LFeCl3   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简、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的容量瓶
(2)如图装置I,产生S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乙同学向5mL 1mol/LFeCl3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预测的现象是溶液将会很快呈浅绿色,再打开分
液漏斗活塞,滴人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开始无现象,然后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际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用激光笔照射溶液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将混合溶液放置24小时,最终发现溶液变为浅绿色.
【査阅资料】[Fe(HSO3)]2+呈红棕色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生成[Fe(HSO3)]2+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写出】[Fe(HSO3)]2+与Fe3+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H2O+Fe(HSO32+═2Fe2++SO42-+3H+
(3)丙同学向乙同学在滴人NaOH溶液前的溶液中加入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以证明乙同学实验后生成了SO42-.该做法不合理,理由是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H2SO4,干扰试验
(4)丁同学为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①在5mL1mol/L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微热在较短时间内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步骤②往5mL重新配制的5mL1mol/LFeCl3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较短时间内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综合上述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升高温度、提高FeCl3溶液的酸性会加快反应速率,缩短浅绿色出现的时间
(5)戊同学测定实验之后室内空气中的含量.用注射器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取样,并向如图装置II中共注入V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体积)的空气,充分反应(设溶液体积不变) 先后三次取反应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每次取用,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用0.2000mol/L H2C2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平均每次耗用LH2C2O4 标准溶15.50mL 计算该空气中SO2 的体积分数(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frac{280}{V}$.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