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3年1月1日起,我省正式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包括PM2.5、PM10、O
3
、CO
2
、SO
2
和NO
2
等6项指标
B.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质谱仪等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C.石油裂解、海水制镁、纯碱晶体风化、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D.维勒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A
试题分析:A.空气质量指数不应该包括CO
2
。错误。B. 核磁共振仪能显示分子中H原子的种类及个数比;红外光谱仪红外检测有机物的特征官能团;紫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是通过对紫外光吸收的强弱判断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质谱主要检测有机物的分子量,根据碎片离子来判断其分子结构。正确。C. 石油裂解是以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使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产生气体不饱和烃的过程。由于有化学键断裂和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海水制镁是以海水为原料,把海水中的MgCl
2
转化为金属Mg的过程。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分手的有化学变化。纯碱晶体风化是Na
2
CO
3
·10H
2
O→Na
2
CO
3
。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纤维素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纤维素硝酸酯即火棉。因此是化学变化。可见上述变化发生的都包含化学变化。正确。D.无机物CO
2
、H
2
O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有机物,有机物燃烧又可转化为无机物。CO
2
和NH
3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
2
)
2
, 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即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西城学科专项测试系列答案
小考必做系列答案
小考实战系列答案
小考复习精要系列答案
小考总动员系列答案
小升初必备冲刺48天系列答案
68所名校图书小升初高分夺冠真卷系列答案
伴你成长周周练月月测系列答案
小升初金卷导练系列答案
萌齐小升初强化模拟训练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因脂肪氧化产生的能量比糖类高,可大量饮食脂肪
B.若工厂贮氯罐意外泄漏时,应紧急组织邻近群众沿逆风方向撤离
C.人体中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故人类饮食中不需摄入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
D.给酸性土壤施肥时,可将铵盐与石灰混合后再使用
全国“两会”期间,山东代表提出“向污染宣战”的倡议。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是
A.大力发展工业除尘技术,严控PM2.5
B.向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中加入明矾,然后再将废水排放
C.将炼铁时产生的高炉矿渣加工成多种工业原料
D.推进燃油的品质升级,致力于缓解雾霾产生
2013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该地区PM2.5严重超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我市已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播报指标。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PM2.5含量较高时,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B.国家应该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来降低环境污染
C.PM2.5的颗粒在空气中不一定能形成气溶胶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某种程度可以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
下列说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对工业生产硝酸产生的废气、废水进行严格处理
B.利用根瘤菌固氮以减少氮肥生产厂
C.实验室制备NO
2
时在通风橱内进行
D.生产硫酸的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
北京和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目前北京市政府正在全力改善空气质量。以下不在空气质量报告范围内的是
A.O
2
B.NO
C.NO
2
D.SO
2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10
-7
m),不易沉降(可飘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SO
2
、O
2
接触时,SO
2
部分转化为SO
3
,使空气酸度增加,形成酸雨。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吸附剂
D.催化剂
我国以前生产和合成洗衣粉的主要物质有下列几种物质,其中对环境有较严重影响的是 ( )。
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B.三聚磷酸钠
C.蛋白酶
D.硅酸钠
汽车尾气(含烃类、CO、SO
2
与NO等有毒气体)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Pt、Pd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使汽油充分燃烧及SO
2
转化。
(1)写出NO和CO通过催化转换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有
(填写字母序号)。
a.植树造林 b.开发氢能源 c.尾气达标排放 d.使用含铅汽油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