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Ⅰ.氮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t/℃ | 200 | 300 | 400 |
K | K1 | K2 | 0.5 |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 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υ(N2)(正)=3υ(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 .当测得NH3和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和2mol、1mol时,则该反应的
υ(N2)(正) υ(N2)(逆) (填写“>”、“=”或“<”=)
Ⅱ.沉淀物并非绝对不溶,且在水及各种不同的溶液中溶解度有所不同,同离子效应、络合
物的形成等都会使沉淀物的溶解度有所改变.已知AgCl+Cl-═[AgCl2]-,图2是某温度下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情况.
由以上信息可知:
(1)由图知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常数为 .
(2)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先变小后变大)的原因是:
(3)设计实验证明S(AgCl)>S(AgI)>S(Ag2S),实验方案是 .
(4)若在AgCl形成的浊液中滴加氨水有什么现象?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①根据焓变判断生成物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然后根据平衡常数判断;
②根据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判断;
③先判断平衡移动,再判断了速率大小.
Ⅱ、(1)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Ag+][Cl-];
(2)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回答;
(3)沉淀向着更难溶的物质转化;
(4)氯化银能和氨水反应生成无色溶液.
解答:解:Ⅰ、(1)该反应的焓变△H=E1-E2=134KJ/mol-368KJ/mol=-234KJ/mol,
故答案为:NO2(g)+CO(g)=CO2(g)+NO(g)△H=-234kJ?mol-1;
(2)①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K1>K2,故答案为:K1>K2;
②a、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错误;
b、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是平衡状态,3υ(N2)(正)=υ(H2)(逆)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容器内压强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该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如果是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③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方之积比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之积,即K=,400℃时,
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和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即为2,
容器的体积为1L,NH3和N2、H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3mol/L、2mol/L、1mol/L,时,
Qc===(mol/l)-2<4(mol/l)-2,所以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故答案为:2;>;
Ⅱ.(1)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Ag+][Cl-]=10-9mol/L?10-3mol/L=10-12(mol/L)2,故答案为:10-12(mol/L)2;
(2)根据沉淀溶解平衡:AgCl=Cl-+Ag+,将氯化银放在氯化钠中,Cl-抑制了AgCl的溶解,但Cl-浓度增大使AgCl形成络合物:AgCl+Cl-═[AgCl2]-,
故答案为:Cl-抑制了AgCl的溶解,但Cl-浓度增大使AgCl形成络合物:AgCl+Cl-═[AgCl2]-;
(3)根据S(AgCl)>S(AgI)>S(Ag2S),并且沉淀向着更难溶的物质转化,可以设计实验方案是: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稀溶液(0.1mol/L),固体由白色转化为黄色,再向悬浊液中滴加同浓度Na2S稀溶液(0.1mol/L),固体由黄色转化为黑色,故答案为: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稀溶液(0.1mol/L),固体由白色转化为黄色,再向悬浊液中滴加同浓度Na2S稀溶液(0.1mol/L),固体由黄色转化为黑色;
(4)氯化银能和氨水反应生成无色溶液,现象是:白色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实质为:AgCl+2NH3=Ag(NH3)2++Cl-,
故答案为:白色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AgCl+2NH3=Ag(NH3)2++Cl-.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难度大.
I.描述弱电解质电离情况可以用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表示,下表1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b)。表1
酸或碱 | 电离平衡常数(Ka或 Kb) |
CH3COOH | 1.8×10-5 |
HNO2 | 4.6×10-4 |
HCN | 5×10-10 |
HClO | 3×10-8 |
NH3·H2O | 1.8×10-5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
,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
II.氮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涉及物质为气态)
(1)上图是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 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t/℃ | 200 | 300 | 400 |
K | K1 | K2 | 0.5 |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 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正=3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在400℃时, 当测得NH3和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2mol、3mol时,则该反应的v(N2)正_ _ v(N2)逆(填写“>”、“=”或“<”)
氮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 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t/℃ |
200 |
300 |
400 |
K |
K1 |
K2 |
0.5 |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一(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正=3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400℃时,反应2NH3(g) 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 。当测得NH3和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和2mol、1mol时,则该反应的v(N2)正 __ v(N2)逆(填写“>”、“=”或“<”=)
(12分)I.描述弱电解质电离情况可以用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表示,下表1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b)。表1
酸或碱 |
电离平衡常数(Ka或 Kb) |
CH3COOH |
1.8×10-5 |
HNO2 |
4.6×10-4 |
HCN |
5×10-10 |
HClO |
3×10-8 |
NH3·H2O |
1.8×10-5 |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II.氮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涉及物质为气态)
(1)上图是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t/℃ |
200 |
300 |
400 |
K |
K1 |
K2 |
0.5 |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 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正=3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在400℃时, 当测得NH3和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2mol.3mol时,则该反应的v(N2)正_ _ v(N2)逆(填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