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28g N2中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2NA | |
B. | 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2NA | |
C. | 1mol Fe 与盐酸反应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 |
D. | 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
分析 A、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B、标况下水为液态;
C、铁与盐酸反应后变为+2价;
D、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 解:A、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氮气为双原子分子,故1mol氮气中含2mol氮原子即2NA个,故A正确;
B、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
C、铁与盐酸反应后变为+2价,故1mol铁与盐酸反应后失去2mol电子即2NA个,故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钠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 和Z2+ 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 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X>Z>Y>M | B. | X>Y>Z>M | C. | M>Z>X>Y | D. | X>Z>M>Y |
7.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2)B中所装试剂是浓H2SO4,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水汽进入烧瓶与PC13反应.
(3)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白磷自燃.
(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1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蒸馏(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已知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PCl3 | -112 | 75.5 |
POCl3 | 2 | 105.3 |
(1)A装置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2)B中所装试剂是浓H2SO4,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水汽进入烧瓶与PC13反应.
(3)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白磷自燃.
(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1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蒸馏(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14.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的是( )
A. | 石灰石 | B. | 玻璃 | C. | 石膏 | D. | 水晶 |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Y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的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Y均只有1种氧化物 | |
B. | 原子半径:X<Y<Z | |
C. |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 |
D. | 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8.容量瓶上不存在的标记是( )
A. | 刻度线 | B. | 容积 | C. | 压强 | D. | 温度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 |
B. | 氯化钡溶液中通入足量CO2:Ba2++CO2+H2O=BaCO3↓+2H+ | |
C. | 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HCO3-+H+=CO2↑+H2O | |
D. | 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少量的NaHCO3溶液: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