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物质的分类,计算和化学反应的判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Ⅰ.现有以下物质:
①NaCl晶体 ②O
2 ③液态HCl ④汞 ⑤BaSO
4固体 ⑥纯蔗糖(C
12H
22O
11) ⑦酒精(C
2H
5OH) ⑧熔化的KNO
3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④⑧
④⑧
.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③④⑧
①③④⑧
.
Ⅱ.(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氧化铜和盐酸溶液:
CuO+2H+=Cu2++H2O
CuO+2H+=Cu2++H2O
.
②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溶液:
Ba2++2OH-+2H++SO42-=BaSO4↓+2H2O
Ba2++2OH-+2H++SO42-=BaSO4↓+2H2O
.
(2)写出氢气还原三氧化二铁的反应,并用双线桥分析该反应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Fe2O3
Fe2O3
,还原剂是
H2
H2
.
(3)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用单线桥法分析该反应.
3Cu+8HNO
3══3Cu(NO
3)
2+2NO↑+4H
2O
从上述反应可得出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HNO3>Cu(NO3)2
HNO3>Cu(NO3)2
.
Ⅲ.①3.01×10
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0.5mol
0.5mol
.
②标准状况下,6.72L CH
4的质量是
4.8g
4.8g
.
③将30mL 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03mol/L
0.03mol/L
.
分析:Ⅰ、(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需要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固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2)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Ⅱ、(1)依据物质的性质写出离子方程式:氧化铜难溶于水,硫酸钡是沉淀;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分析判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做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双线桥法标注得到电子和失电子的方向,中的转移数目;
(3)3Cu+8HNO
3══3Cu(NO
3)
2+2NO↑+4H
2O,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Ⅲ、①依据n=
计算;
②依据n=
=
计算;
③依据稀释溶液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计算.
解答:解:Ⅰ、①NaCl晶体是电解质,不能导电;②O
2是单质不导电;③液态HCl是电解质不导电;④汞是单质导电;⑤BaSO
4固体是电解质不导电;⑥纯蔗糖(C
12H
22O
11)为非电解质不导电;⑦酒精(C
2H
5OH)为非电解质不导电;⑧熔化的KNO
3为电解质能导电;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④⑧,故答案为:④⑧;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④⑧,故答案为:①③④⑧;
Ⅱ(1)①氧化铜是难溶于水的氧化物,离子方程式为:CuO+2H
+=Cu
2++H
2O,故答案为:CuO+2H
+=Cu
2++H
2O;
②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沉淀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故答案为: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
(2)氢气还原三氧化二铁的反应为:Fe
2O
3+3H
2=2Fe+3H
2O;双线桥法表示为:

,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做Fe
2O
3氧化剂,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则H
2为还原剂,故答案为:

;Fe
2O
3;H
2;
(3)3Cu+8HNO
3══3Cu(NO
3)
2+2NO↑+4H
2O,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得到:HNO
3>Cu(NO
3)
2,故答案为:

; HNO
3>Cu(NO
3)
2;
Ⅲ、①3.01×10
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
=
=0.5mol,故答案为:0.5mol;
②标准状况下,6.72L CH
4的质量=
×16g/mol=4.8g,故答案为:4.8g;
③将30mL 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设为x,则0.03L×0.5mol/L=0.5L×x,
x=0.03mol/L,故答案为:0.03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应用,强弱规律的应用,电子转移标注,单线桥,双线桥表示方法,物质的量与各量的计算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