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可逆反应H2(g) + I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H2、I2、HI的浓度相等 |
B.H2、I2、HI的浓度之比为1:1:2 |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
D
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颜色的深浅与单质碘的浓度有关系,混合气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单质碘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的浓度之间不一定满足某种关系,所以选项AB不能说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也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是不变。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答案选D。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针对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平衡状态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即可。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NO2(g) SO3(g)+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逆反应速率:a点小于点c |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点b |
C.反应在c点时SO2的转化率最大 |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
反应N2+3H22NH3 ,开始时N2的浓度为3 mol·L-1,H2的浓度为5 mol·L-1,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1,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A.v(NH3)=0.2 mol·L-1·s-1 | B.v(N2)=1.0mol·L-1·min-1 |
C.v(H2)=0.3 mol·L-1·min-1 | D.v(H2)=1.67 mol·L-1·min-1 |
某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为 X + 2Z= Y |
B.反应为 X + Y2Z |
C.4 s 时,反应达到平衡 |
D.12 s 时,反应不再进行 |
已知反应I2(g)+H2(g) 2HI(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 |
B.升高温度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
C.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氩气,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增大 |
D.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氩气,HI的质量将减小 |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方案作为反应物,达平衡后,使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配比是( )
A.4 mol A+2 mol B | B.3 mol C+1 mol D+2mol A+1 mol B |
C.3mol C+1 mol D+1 mol B | D.3 mol C+1 mol D |
2014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在 能自发进行(填“高温下” 、“低温下” 或“任何温度下”);
②在T2温度下,0~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
(2)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在恒压下,将CH4(g)和NO2(g)置于密闭容器中,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0,提高NO2转化率的措施有
A.增加原催化剂的表面积 | B.降低温度 |
C.减小投料比[n(NO2) / n(CH4)] | D.增大压强 |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结论一:在250℃-450℃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50℃-600℃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推测原因是
结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