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
⑤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④ |
B
解析试题分析:①当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时发生:Zn+Cu2+=Zn2++Cu,锌、铜跟稀硫酸构成了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正确。②镀层破损后,由于活动性Zn>Fe>Sn,在白铁中Fe作正极,马口铁中Fe作负极,故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错误。③电镀时镀件作电解槽的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正确。④由于Al的活动性很强,所以在冶炼铝时,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正确。⑤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产物是Fe2O3?nH2O。正确。
考点:考查金属的冶炼、腐蚀与保护的知识。
钢铁发生电化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2H++2e-=H2↑ | B.2H2O+O2+4e-=4OH- |
C.Fe-2e-=Fe2+ | D.4OH--4e-=O2↑+2H2O |
500 mL Na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3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Na+)=0.2 mol·L-1 |
B.电解后溶液中c(H+)=0.2 mol·L-1 |
C.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4mol电子 |
D.电解后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是用两根金属铂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CH3OH和O2,下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CH3OH的电极为负极 |
B.随着放电的进行,负极附近pH上升 |
C.每消耗1molCH3OH可以向外电路提供6mol e- |
D.通入O2的一极电极反应为 4H2O+2O2-8e-=8OH- |
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 |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 |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
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
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
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
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
实验室中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和氧气,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最好加入下列电解质中的
A.NaCl | B.Na2SO4 | C.CuCl2 | D.Ag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