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以铬酸钾为原料,用电解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42-+2H+ Cr2O72-+H2O向左移动
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2K2Cr2O4+4KOH+2H2↑+O2↑
D. 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2-d
【答案】B
【解析】A. 在阴极室,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由于氢离子的放电能力强于钾离子,故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A正确;B. 在阳极室,水电离的OH-放电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42-+2H+ Cr2O72-+H2O向右移动,故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B不正确;C. 综合分析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以及2CrO42-+2H+ Cr2O72-+H2O可知,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 2K2Cr2O4+4KOH+2H2↑+O2↑,C正确;D. 阳极的总反应为4CrO42- -4 e-= 2Cr2O72-+ O2↑,由此可知,转移4mol电子时,有4molK+从阳极迁移到阴极,可得关系式e-~CrO42- ~ K+。在反应前阳极K2CrO4中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若反应后测得阳极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设铬酸钾的转化率为、反应前铬酸钾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CrO42-反应后的变化量为、K+的迁移量也是,所以,,解之得,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2-d ,D正确。本题选B。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存在X→Y或Y→Z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转化的一组是
选项 | X | Y | Z |
A | Al | NaAlO2(aq) | Al(OH)3 |
B | MgO | MgCl2(aq) | Mg |
C | H2O(g) | Fe3O4 | Fe |
D | NaOH(aq) | Na2CO3(aq) | NaHCO3(aq) |
A. A B. B C. C D. D
【题目】I.在一定条件下aA+bBcC+dD达到平衡时,请填写:
(1)若A、B、C、D都是气体,在加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b、c、d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C、D是气体,现增加A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A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状态)。
(3)若容器容积不变,加入气体B,气体A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小,则正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5)若保持容器压强不变,且A、B、C、D都是气体,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a、b、c、d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1)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5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l molCO、 2mol H2和1mol CH3OH,达到平衡吋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__________________(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
(3)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人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 反应物投入的量 | 反应物的转化率 | CH3OH的浓度(mol/L) | 能量变化(Q1、Q2、Q3均大于0) |
1 | 2molCO和4molH2 | a1% | c1 | 放出Q1kJ热量 |
2 | 2molCH3OH | a2% | c2 | 吸收Q2kJ热量 |
3 | 4molCO和8molH2 | a3% | c3 | 放出Q3kJ热量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A. c1=c2 B.2Q1=Q3 C.2a1=a3 D.a1 +a2 =1 E.该反应若生成2mol 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题目】某小组对反应2X (g) + Y(g)2Z(g)进行对照实验(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c(X)mol/L | c(Y)mol/L |
1 | 400℃ | 2 | 1 |
2 | 400℃ | 2 | 2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B.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实验2的反应速率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