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装置中,锌电极上一定没有气泡生成 |
B.向CaCl2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 |
C.做氯化铵分解实验时,加热试管底部,试管口处有晶体出现 |
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足量饱和NaCl溶液的过程中无固体析出 |
C
解析试题分析:A、少量的锌直接与H2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产生少量气泡,错误;B、CO2与CaCl2饱和溶液不反应,错误;C、加热NH4Cl分解生成HCl和NH3,在试管口NH3和HCl反应生成NH4Cl,所以试管口处有晶体出现,正确;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足量饱和NaCl溶液,发生盐析,有蛋白质析出,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判断。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向烧杯a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B.烧杯b中发生反应为2Zn-4eˉ =2Zn2+ |
C.电子从Zn极流出,流入Fe极,经盐桥回到Zn极 |
D.烧杯a中发生反应O2 + 4H++ 4eˉ = 2H2O,溶液pH降低 |
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稀H2SO4溶液中,一组插入浓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
A.Al片均作阴极 |
B.电解质溶液的pH均逐渐升高 |
C.Cu片上均有气泡放出 |
D.电路中流过等物质的量的电子时,放出等体积的气体 |
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 B.①③④② |
C.③④②① | D.③①②④ |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做二次电池(如下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 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
B.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
C.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H2-2e-=2H+ |
D.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
下列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氧化铝膜破坏后,金属铝被迅速氧化 |
B.白铁镀锌层破损后,还能阻止铁被氧化 |
C.红热的铁与水接触表面上形成蓝黑色的保护层 |
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 |
关于化学电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电源均是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
B.在干电池中,碳棒只起导电作用,并不参加化学反应 |
C.镍镉电池不能随意丢弃的主要原因是镍、镉的资源有限,价格昂贵 |
D.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化学电源 |
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TiO2/S*(激发态)
TiO2/S*―→TiO2/S++e-
I3—+2e-―→3I-
2TiO2/S++3I-―→2TiO2/S+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
A.电池工作时,I-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
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会减少 |
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
Li-SO2电池具有输出功率高和低温性能好等特点。其电解质是LiBr,溶剂是碳酸丙烯酯和乙腈,电池反应为2 Li+2SO2Li2S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反应为可逆反应 |
B.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 |
C.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e-=Li |
D.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换成LiBr的水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