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验室有一包 KCl和 AlCl
3的固体混合物,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 KCl和 AlCl
3的质量之比,试根据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调整托盘天平的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应将右边的螺丝向
左
左
旋动.
(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为 y g的表面皿准确称取 W g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上(W+y)g的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放入样品,此时指针稍偏右边,该学生应怎样操作
往左盘表面皿上慢慢加少量样品,使指针指向标尺中间
往左盘表面皿上慢慢加少量样品,使指针指向标尺中间
;
(3)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入过量的A溶液,烧坏中有沉淀物,则A溶液的名称是
氨水
氨水
;
(4)过滤,某学生欲用如图装置操作,错误之处应怎样纠正?答:
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
(5)甲学生用水多次洗涤过滤所得沉淀物,然后使其干燥,得到固体纯净物C,质量为W
2g,C的名称是
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
;
(6)乙学生将过滤所得滤液跟甲学生洗涤沉淀所得液体混合,然后蒸干溶剂,再充分加热,最后得到纯净KCl固体W
1g,则原混合物中KCl与AlCl
3的质量之比的计算式为
.
分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左偏右移,右偏左移”即可判定出正确的答案;根据指针的偏转判断物体的轻重,实施相应的操作使指针指向中央;
(2)根据指针的偏转判断物体的轻重,实施相应的操作使指针指向中央;
(3)KCl和 AlCl3的固体混合物,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入过量的A溶液,烧坏中有沉淀物,说明是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试剂是氨水;
(4)根据过滤操作中两低三靠判断;
(5)依据实验步骤和反应现象分析可知沉淀为氢氧化铝;
(6)依据实验数据分析计算,得到固体纯净物C,质量为W2g为氢氧化铝沉淀质量,乙学生将过滤所得滤液跟甲学生洗涤沉淀所得液体混合,然后蒸干溶剂,再充分加热,最后得到纯净KCl固体W1g;
解答:解:(1)托盘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指针偏向左边,说明左盘的质量高.因此,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右边的螺丝帽向右移动;调整托盘天平的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应将右边的螺丝向左旋动;
故答案为:左;
(2)在左盘的表面皿中放入样品,此时指针稍偏右边,往左盘表面皿上慢慢加少量样品,使指针指向标尺中间;
故答案为:往左盘表面皿上慢慢加少量样品,使指针指向标尺中间;
(3)KCl和 AlCl
3的固体混合物,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入过量的A溶液,烧坏中有沉淀物,说明是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试剂是氨水,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
故答案为:氨水;
(4)由图知,玻璃棒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颈底端没有贴在烧杯内壁上,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5)依据实验步骤和反应现象分析可知沉淀为氢氧化铝;
故答案为:氢氧化铝;
(6)依据实验数据分析计算,样品质量为Wg,加入氨水得到固体纯净物C,质量为W
2g为氢氧化铝沉淀质量,乙学生将过滤所得滤液跟甲学生洗涤沉淀所得液体混合,然后蒸干溶剂,再充分加热,最后得到纯净KCl固体W
1g;所以原混合物中KCl与AlCl
3的质量之比的计算式为W
1:(W-W
1)或W
1:
×133.5;
故答案为:
或
;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探究实验方法分析判断,实验基本操作,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混合物成分计算质量之比的计算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