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把aL含硫酸铵、硝酸铵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则原溶液中n(NO3-)为( )
A. (2b-4c)/a mol·L-1 B. (2b-4c) mol C. (2b-c) mol D. (2c-4b) mol
(12分)图表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表列出了同周期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电负性”即元素对应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
元素编号 | A | B | C | D | E |
电负性 | 3.0 | 2.5 | X[ | 1.5 | 0.9 |
原子半径(单位nm) | 0.099 | 0.102 | 0.110 | 0.143 | 0.186 |
主要化合价 | -1,+7 | -2,+6 | -3,+5 | +3 | +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2)X的值应为 (填字母);
A.3.6 B.3.1 C.2.1 D.1.4
(3)分析表中数据,简述同周期元素(除惰性气体)电负性大小与原子半径的关系 ;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5)A、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性质,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容器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加热,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
测试时间/h | 0 | 1 | 2 | 3 | 4 |
雨水的pH | 4.73 | 4.62 | 4.56 | 4.55 | 4.55 |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
A.少用煤作燃料 B.把工厂烟囱造高
C.燃料脱硫 D.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E.开发新能源
(6)实验中需要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下列装置图第一个洗气瓶中盛放的液体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