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B.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 |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D
解析试题分析:A、应该将新制的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煮沸的蒸馏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A不正确;B、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测尿糖,B不正确;C、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稀盐酸,可抑制Sn2+水解,而最后加入少量的锡粒,作还原剂,防止Sn2+被氧化为Sn4+,故C正确;D、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能溶解乙醇,吸收乙酸,乙醇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A | 将盛有CH4与Cl2的集气瓶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 | 气体颜色变浅,瓶内壁附有油状物 |
B | 将乙烯在空气中点燃 | 火焰呈蓝色并伴有黑烟 |
C | 向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 | 液体分层,溶液紫色褪去 |
D | 将蔗糖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水浴加热,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加入几滴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 出现砖红色沉淀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用图①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 B.用图②装置制取和收集乙烯 |
C.用图③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 D.用图④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
B.向10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加10滴0.1 mol/L的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说明相同温度下AgCl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 |
C.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0.5 mL有机物Y,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Y中不含醛基 |
D.取少量卤代烃Y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用硝酸酸化至酸性,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卤代烃中含有溴元素 |
下列针对甲、乙、丙、丁四种实验及装置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甲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
B.乙装置可用于碘水中碘的萃取及分液 |
C.用丙图示的方法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
D.丁装置:从①进气可收集NO;从②进气可收集NH3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Ⅰ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
B.图Ⅱ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
C.图Ⅲ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 |
D.图Ⅳ用于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