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无色溶液中:Al3+、NH4+、Cl-、HS- | |
B. | 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Ca2+、HCO3-、I-、NO3- | |
C. | 弱酸性溶液中:Na+、NH4+、HSO3-、Cl- | |
D. | 漂白粉的水溶液中:Fe2+、SO42-、Mg2+、Na+ |
分析 A.离子之间相互促进水解;
B.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
C.弱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
D.漂白粉的水溶液,具有氧化性.
解答 解:A.Al3+、HS-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HCO3-与酸碱均反应,且酸性溶液中I-、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弱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漂白粉的水溶液,具有氧化性,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下列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 500mL 1mol•L-1的KNO3溶液 | B. | 500mL 1mol•L-1的Ba(NO3)2溶液 | ||
C. | 1000mL 0.5mol•L-1的Mg(NO3)2溶液 | D. | 1000mL 0.5mol•L-1的Fe(NO3)3溶液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化分子一定能发生有效碰撞 | |
B.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 |
C. | 升高温度,可以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 |
D. | 活化能越小,一般分子就越容易成为活化分子 |
12.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明矾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可以淡化海水 | |
B. | “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中的碘、氟、硒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 |
C. | 黑火药有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 |
D. |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CaCl2.6H2O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
19.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叙述错误的是( )
A. |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 |
B. | 大量氯气泄漏时,应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身向高处跑 | |
C. | AlCl3、FeCl2、FeCl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 |
D. |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
9.能用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
A. | NaCl和淀粉 | B. | CuO和KCl | C. | BaSO4和CaCO3 | D. | KNO3和I2 |
16.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树状分类法.
(2)以Na、K、H、O、C、S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表②③⑥的后面.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离子方程式:2OH-+CO2═CO32-+H2O.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CaCO3和HCl反应(写物质的化学式),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CO2.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树状分类法.
(2)以Na、K、H、O、C、S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化学式 | ①HCl ②H2SO4 | ③NaOH ④Ba(OH)2 | ⑤Na2CO3 ⑥K2CO3 | ⑦CO2 ⑧K2O |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CaCO3和HCl反应(写物质的化学式),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CO2.
13.已知元素R的某种同位素形成的氧化物RO,该氧化物中R离子核内中子数为a,核外电子数为b,该核素的符号为( )
A. | ${\;}_{b}^{a}$R | B. | ${\;}_{b}^{a+b}$R | C. | ${\;}_{b+2}^{a+b}$R | D. | ${\;}_{b+2}^{a+b+2}$R |
14.对于可逆反应A(g)+2B(g)═C(g)△H<0,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研究 目的 | 压强对反应的 影响(P2>P1)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平衡体系增加A 对反应的影响 |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图示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