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表中阿拉伯数字(1、2…)是元素周期表中行或列的序号.请参照元素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氧化物,写出该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I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4)表中某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该元素能与A~I中的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两种共价化合物X和Y,该元素还能与A~I中的另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Z和M.写出Z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纵行 横行 |
1 | 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 | A | |||||||
2 | B | C | D | E | ||||
3 | F | G | H | I |
氮
氮
(写出元素名称),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硝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强,N的非金属性强
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硝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强,N的非金属性强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氧化物,写出该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Al2O3+2OH-═2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3)I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三
三
周期、第VIIA
VIIA
族.(4)表中某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该元素能与A~I中的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两种共价化合物X和Y,该元素还能与A~I中的另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Z和M.写出Z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D为元素,E为氟元素,F为钠元素,G为铝元素,H为硅元素,I为氯元素.
(1)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据此设计.
(2)该元素为铝元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3)由表可知,I处于第三行,第17列,第三行为第三周期,第17列为第VIIA族.
(4)由题目信息可知,X为H2O2,Y为H2O(或X为CO,Y为CO2);Z为Na2O2,M为Na2O.
(1)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据此设计.
(2)该元素为铝元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3)由表可知,I处于第三行,第17列,第三行为第三周期,第17列为第VIIA族.
(4)由题目信息可知,X为H2O2,Y为H2O(或X为CO,Y为CO2);Z为Na2O2,M为Na2O.
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D为元素,E为氟元素,F为钠元素,G为铝元素,H为硅元素,I为氯元素.
(1)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N>C;
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硝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强,N的非金属性强.
故答案为:氮;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硝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强,N的非金属性强;
(2)两性氧化物为Al2O3,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3)I处于第三行,第17列,所以I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A族.
故答案为:三,VIIA.
(4)X为H2O2,Y为H2O(或X为CO,Y为CO2);Z为Na2O2,M为Na2O.
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Na2O2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
(1)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N>C;
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硝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强,N的非金属性强.
故答案为:氮;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硝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强,N的非金属性强;
(2)两性氧化物为Al2O3,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3)I处于第三行,第17列,所以I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A族.
故答案为:三,VIIA.
(4)X为H2O2,Y为H2O(或X为CO,Y为CO2);Z为Na2O2,M为Na2O.
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Na2O2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和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共14分)下表中阿拉伯数字(1、2…)是元素周期表中行或列的序号。请参照元素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纵行 横行 |
1 |
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 |
A |
|
|
|
|
|
|
|
2 |
|
|
|
B |
C |
D |
|
|
3 |
F |
|
G |
H |
|
E |
I |
J |
⑴上表中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⑵J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C在周期表的第_________族;
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是________;
⑷D、E、F、G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C元素的非金属性比B强(只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中阿拉伯数字(1、2…)是元素周期表中行或列的序号.请参照元素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写出元素名称),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一结论 .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氧化物,写出该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I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
(4)表中某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该元素能与A~I中的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两种共价化合物X和Y,该元素还能与A~I中的另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Z和M.写出Z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纵行 横行 | 1 | 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 | A | |||||||
2 | B | C | D | E | ||||
3 | F | G | H | I |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氧化物,写出该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I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
(4)表中某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该元素能与A~I中的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两种共价化合物X和Y,该元素还能与A~I中的另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Z和M.写出Z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